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4. 25亿,1700年为7. 1亿,1800年突破9亿。以下关于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 ②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
③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④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A.①③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④ |
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的根本条件”。十月革命“用与西欧其它一切国家不同的方法”的含义是( )
A.采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夺取政权 | B.以社会主义的方式推进国家的现代化 |
C.开创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 | D.利用商品、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经济 |
《荀子·王制》:“凡农之道,厚(候)之为宝。”《农书·粪田之宜》:“用粪犹用药业。”《吕 氏春秋·上农》:“时至而作,竭时而止。”《齐民要术》:“麦黄种麻,麻黄种麦。”以上四则材料均反映了( )
A.中国古代农业根据气节来安排农业生产 | B.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
C.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尊重自然规律 | D.中国古代农业注重因地制宜 |
罗马法规定:以现金或现物进行交易;须有五个证人和一名司秤在场,他们皆应是罗马公民;物件的转移必须在当事人双方在场时当面进行;在进行转让仪式时,必须经过某种正式的手势和言语的阐述。这些条件缺一不可。由以上材料信息中,可知该法()
A.注重交易形式和程序化 | B.维护贵族的特权 |
C.突出强调保护私有财产 | D.调解贸易的纠纷 |
“玛丽安”是法国的标志,但在历史上她的命运却不尽相同。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斗的玛丽安”形象影响法国各地;第二帝国时期,对“玛丽安”形象的描绘被迫转入地下;1880年,“玛丽安”的雕塑被置于巴黎市政厅前。从上述材料我们可以判断“玛丽安”是()
A.法国女性的代表 | B.法国民族的象征 |
C.法国自由民主的象征 | D.法国贵族的代表 |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黑云压城城欲摧”的被动,打贏了一场“隐形的世界大战”。这主要是指(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 B.贏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
C.阻止了西方和平演变 | D.迫使美国调整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