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图地形区名称:A           ,B            。按照“因地制宜”布局原则,A地适合发展          业,B地适合发展           业。
(2)乙图农业基地名称为            ,该基地著名的经济作物为           ,该区域同江汉平原相比,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为                    
(3)近年,甲图区域水资源紧张,为解决该区农业用水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A.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C.尽快实施“引嫩入辽”调水计划 D.利用处理后的工业废水灌溉农田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2)城市的迅速发展会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并对自然环境各要素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工业废渣中的有害物质会对土地质量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城市的发展对自然环境其他要素的不良影响还表现在:
①对生物:
②对气温:
③对降水:
④对地下水:
(3)城市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主要表现在(多项选择) ( )

A.满足人们更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
B.促进产业结构的良性变化
C.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
D.增强规模经济效应和集聚效应

读图和材料,完成问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宁夏北部、贺兰山东麓地区的小气候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宁夏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

Q、R两地气候资料对比

(1)比较R、Q地两地年太阳辐射量大小,并分析原因。
(2)分析R地一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
(3)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兰山东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

读甲、乙两岛示意图和表格,回答下列问题:

表甲乙两岛的面积、人口资料(2005年)

(1)比较甲、乙两岛的地势特点,A、C两地的气候类型及其成因。

(2)甲、乙两岛相比,人口密度较小的是岛,简述乙岛的城市分布特点。
(3)说出甲岛铁路线的分布特点
(4)当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乙岛所在海域洋流的流向是(顺、逆)时针。A、B、C三地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昼最长的是

读北极地区图,AF弧为昏线。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阴影标出黑夜的范围。
(2)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3)此刻北京时间是(月、日、时)
(4)我国北极考察队于某年10 月 16日到达地处北纬68º39'的挪威北部小城特罗姆瑟,该地气候温和湿润,随处可见阔叶树和茵茵绿草,宛如江南小镇。该地气候特点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5)6月22日这一天某人在E地观测太阳,在答题卷上中用曲线表示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要标出坐标值。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夏令营在图示区域进行了野外天文、地质、植被、聚落等综合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沿图中的登山线路行进,观察到沿途植被垂直变化不大。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
(2)同学们想在A、B、C、D四处中选择一处作为夜晚宿营地点,说出最合适的地点,并简述理由。
(3)某同学建议在图中C处建一火情嘹望台,你认为此建议可采纳吗?
(4)若用现代化的手段动态监测山林火灾,最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技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