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孙中山:壮志未酬的爱国者》这样描写:“他反复地呼吁对产他所领导的政府的同情、财政资助和国际上的承认……他明白地翘首海外,寻找中国问题的解决。”这段话的核心观点是孙中山        

A.十分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B.没有认清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质,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C.其三民主义脱离中国实际,对中国革命没有指导意义
D.在中国革命中有坚定信念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中国近代有人曾赞叹一种西方发明:“无智愚长幼之别,无学习译录之难,人手而能用,着而能得声。坐一室可对百朋,隔颜色而可亲声咳。此亘古未有之便宜,故创行未三十年,遍于各国。其始之达数十里,现已可通数千里。”这项发明是

A.电话 B.有线电报 C.无线电报 D.广播电台

“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做不正义的事是出于无知。”这是古希腊一位哲人强调知识对人的道德的作用,这位哲人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图 D.普罗泰戈拉

下表是中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表,对表格中数据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的钢产量增长幅度高于粮食产量
B.新中国成立前我国重工业落后,工业起点低
C.建国后经过三年的奋斗,我国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D.1992年工农业产值增长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近期播出的电视连续剧《中国远征军》生动体现了中国军队在印缅战场浴血抗日的情景。早在1942年1月2日,蒋介石就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22日,罗斯福又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缅印战区美军司令官。这表明

A.罗斯福时任世界反法西斯盟军最高总司令
B.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
C.中国抗战成为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D.中美两国在抗战时期一直合作抗日

一位学者对发生于近代的某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是:“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指的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