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各题。
过勤政楼①
杜牧
千秋佳节②名空在,承露丝囊③世已无。唯有紫苔偏称意, 年年因雨上金铺④。
注:①勤政楼:唐玄宗开元前期所建,是玄宗处理政务、国家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 ②千秋佳节:开元十七年(729年)八月五日,玄宗为庆祝自己的生日,在此楼批准宰相奏请,钦定这一天为千秋节,布告天下。③承露丝囊:群臣赠送的礼物。④金铺:大门上的一种装饰物,常常做成兽头或龙头形状,用以衔门环,用铜或镀金做成。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试作具体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各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①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 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 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 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情感变化?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泗州东城晚望
秦观
渺渺孤城白水环,舶舻人语夕霏间。
林梢一抹青如画,应是淮流转处山。结合本诗,简述作者在诗中主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诗人主要运动了什么手法来描摹山水?请结合全诗具体分析。
阅读下列一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于中好
七月初四夜风雨,其明日是亡妇生辰
纳兰性德清
尘满疏帘①素带飘,真成暗度可怜宵。几回偷拭青衫泪,忽傍②犀奁见翠翘。
惟有恨,转无聊。五更依旧落花朝。衰杨叶尽丝难尽,冷雨凄风打画桥③。
【注释】
①疏帘:编织稀疏的竹制的窗帘。
②忽傍句:犀奁,以犀角制做饰物的妆奁。翠翘,即翡翠翘头。
③画桥:饰有彩绘的桥。请指出”青衫泪“此典故出处。
请分析此词的抒情方式及其表达的情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
唐多令 惜别
吴文英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①长是、系行舟。
【注】①漫:空,徒劳。“燕辞归、客尚淹留”这一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合全诗,请简要概括诗人的“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宫词
武衍
梨花风动玉阑香,
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
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哪个字是“诗眼”?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