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科所为研究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与环境因素的关系,在可人工控制的大棚内种植了玉米和大豆。下图为在光照在7000lx,室温为18℃的条件下,两种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CO2浓度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曲线A表达的含义是(描述) 。
(2)大豆中固定CO2的物质是 ,其相应的场所在叶肉细胞中。
(3)当CO2浓度达到a点后,若要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4分,举出两个即可)
(4)为研究C在植物体内的转移途径,可采用的实验手段是 。
(5)将两种植物叶片的横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图乙所示的叶片应为 的叶片。
(6)上述两种植物在大棚内种植一段时间后发现老叶发黄,可能缺乏的矿质元素是 ,为使作物正常生长,应及时施肥,同时结合 以促进矿质元素的吸收。
(7)在一定的CO2浓度和适宜的温度下,把B植物的叶片置于5千勒克斯[光合作用速度44mg CO2/(100cm2叶·小时)]光照14小时,其余时间置于黑暗中[呼吸作用速度6.6mg CO2/(100cm2叶·小时)],则该植物每100 cm2叶片葡萄糖积累量为 mg。
研究人员对某淡水湖泊生态系统进行了如下调查研究。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乌鱼能治疗各种痔及湿痹、面目浮肿,利大小便。为了研究污染物对乌鱼塘中生物的影响,研究人员选取了该池塘中的5种不同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食物进行分析,结果如上表。(图中打勾的表示捕食关系)
①乌鱼的药用意义体现了其价值。
②根据表格分析,该湖泊生态系统有条食物链,水蚤和泥鳅的关系是。
③调查池塘中乌鱼的种群密度可以采取的方法是,池塘中两种生物减少可使乌鱼的种群密度上升。
(2)下图是对乌鱼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后绘出的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在t1--t2时期乌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
鸡粪是优良的鱼类饲料,适量的投入可以给鱼提供食物,从而提高鱼的产量。鸡粪中的碳元素只能以形式流向鱼。向河流中少量投入鸡粪对生态系统不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是因为该生态系统具有。
下图1表示绿色植物叶肉细胞部分结构中的某些生命活动过程,①~⑦代表各种物质,A、B代表两种细胞器。图2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回答: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要加入化学药品以保护叶绿体中的色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
光。
(2)实验时若把光照强度由2klx瞬时增至4klx,则短时间内B中③将(增加/减少)。此时B中磷酸分子的移动方向是。
(3)图1中⑥以方式进入A中,在处参与化学反应生成大量能量。若该绿色植物长时间处于黑暗状态,则图1中①→②→①的循环(能/不能)进行,原因是 。
(4)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不同植物的光合速率会有差别。图2中甲植物在____klx光照强度条件下的实际光合速度与乙植物最大的实际光合速度相同。甲植物在光照强度为8 klx时,5小时中单位叶面积光合作用共固定CO2____mg,而植物从环境中实际吸收CO2的速度为____ mg/h.单位叶面积。
以下是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两个问题,请回答:
I.下面是有关胡萝卜素的提取技术。
(1)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常用的方法是法。用这种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浓缩。
(2)将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进行鉴定,右图为鉴定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A、B、C、D四点中,属于标准样品的样点是。
②甲代表的物质是。
Ⅱ.植物的花药培养在育种上有特殊的意义,诱导花粉植株能否成功及诱导成功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形响,其中材料的选择与培养基的组成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以下是月季花药离体培养的有关问题,请回答:
(1)通过花药培养产生花粉植株(即单倍体植株)一般是花粉在诱导培养基上先形成,再将其诱导分化成植株。
(2)采用的MS固体培养基中除含有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外,还需添加植物激素,其中主要是。当这两种激素同时使用的时候可以提高___________________。
(3)在进行接种之前,要对外植体进行表面______________,既要考虑药剂的效果,还要考虑外植体的______________。
我国古代就已发展出的桑基鱼塘,其生产方式是:“以桑叶喂蚕,蚕粪养鱼,塘泥肥桑”。请回答:
(1)在某一批家蚕饲养过程中,如果投放的桑叶总能量为A.,到结茧之前,这批家蚕的蚕体所具有的总能量为b。则能量A.减b主要包括等;如果把其中的鱼塘看作一个生态系统,那么从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可知,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有
等
(2) 桑基鱼塘生产方式比单纯养鱼或栽桑的生产方式好,主要原因是:①
②等; 此外,还可以避免蚕粪等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
(3)在桑基鱼塘生产方式中,合理控制各个环节的生产是必要的。如果在一个较小的鱼塘中一次投放过多的蚕粪,将造成鱼塘水质的污染。若污染较轻,则一段时间后,水质可以逐渐好转,这是因为;若污染较重,则可能导致塘中鱼类死亡,其直接原因可能有等。
马铃薯的黄果肉(Y)对白果肉(y)显性,抗病(R)对易病(r)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某生产基地用块茎繁殖的马铃薯都是杂合体,现要用这些杂合体通过杂交方式选育出黄果肉抗病的马铃薯新品种。
(1)写出杂交亲本的基因型;F1 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新品种占全部F1 代的。
(2) 用黄果肉抗病(YyRr)的马铃薯植株自交所得到的子代中,分别占1/8的基因型共有
种;自交子代中,杂合白果肉抗病植株占全部白果肉植株的比例是。
(3)从黄果肉抗病(YyRr)的马铃薯植株自交的子代中,选出基因型为YyRR和YYrr植株杂交,子代中出现了一株白果肉抗病马铃薯。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亲本YYrr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因处理不当,使亲本YyRR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为了验证究竟是上述哪种情况,可以将该白果肉抗病植株自交,若子代,
则是亲本YYrr植株在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若子代,
则是亲本YyRR植株发生了极少的自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