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列各题
【双调】水仙子·游越福王①府 乔吉
笙歌梦断蒺藜②沙,罗绮香馀野菜花。乱云老树夕阳下,燕休寻王谢家③。
恨兴亡怒煞些鸣哇。铺锦池埋荒甃④,流杯亭堆破瓦,何处也繁华?
【注】①福王:南宋理宗的弟弟赵与芮。②蒺藜:喜生长在沙地中的一种野草。③王谢家:指东晋时王导、谢安等高门望族、富贵豪门。④荒甃(zhòu):坍塌的砖块。这首曲似乎全在写景,作者想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曲的内容作答。
答: 此曲在景物描写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请结合曲中的句子加以分析。
答:
阅读下面的宋词,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南乡子·送述古
苏轼
回首乱山横,不见居人只见城。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一枕初寒梦不成。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秋雨晴时泪不晴。
【注】述古,苏轼任杭州通判时的同僚与好友陈襄,字述古。本词中的“亭亭”和“荧荧”两词极富韵味。请任选一个,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请从“情”和“景”的关系角度,赏析词的下阕。
答: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 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 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 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 五湖烟景有谁争?
注:五湖,指春秋越国大夫范蠡隐居的太湖,这里指崔涂的家乡富春江一带。《春夕》是作者旅居湘鄂时所作。请谈谈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颔联用了什么典故?此外,颔联还有哪些值得称道的表达特色?
概述全诗表达了作者那些情思?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卖花声
张舜民
楼上久踟躇。地远身孤。拟将憔悴吊三闾。自是长安日下影,流落江湖。
烂醉且消除。不醉何如。又看暝色满平芜。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词的前三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又看暝色满平芜”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试问寒沙新到雁,应有来书”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期盼?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正月崇让宅①
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②。
注解:①崇让宅是诗人的岳父、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在东都洛阳崇让坊的宅邸,诗人和妻子曾在此居住。诗人的妻子卒于公元851年(大中五年)夏秋间。此诗作于公元857年(大中十一年)正月。②《起夜来》是乐府曲调名,《乐府解题》说:“《起夜来》,其辞意犹念畴昔思君之来也。”是妻子思念丈夫之辞。请分析首联和颔联是如何借景抒情的。
请赏析尾联的妙处。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酹江月·和邓光荐①
文天祥
乾坤能大②,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风雨牢愁③无着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④,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①1297年8月文天祥和邓光被俘后押送大都途经建康。邓因病滞留,文天祥将继续北上,邓作《酹江月·驿中言别》相赠,文写此词相和。②能:这样。如许。③牢愁:忧愁。④龙沙:指塞外沙漠之地。时作者被俘北解。词的上阕作者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下阕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本词结尾“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与《渡扬子江》中“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都表达了对祖国至死不渝的忠诚,两者在手法和效果上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