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Ⅰ.我国科学工作者经研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 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科技攻关,我国科学工作者已成功地将该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植株体内并实现了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新品种“转基因抗虫棉”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近年推广后,已收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请据以上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 的结果。
(2)在培育抗虫棉新品种过程中,所用的基因的“剪刀”是 ,基因的“运输工具”是 。我国科学工作者采用了独创的 法,将毒蛋白基因导入棉花的体细胞,再利用 技术获得“转基因抗虫棉”(每空l分)。
Ⅱ.如图所示为人类“治疗性克隆”的大概过程,请据图作答。
(3)人类“治疗性克隆”属于生物工程中的 工程。
(4)“治疗性克隆”的结果说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然具有 。胚胎干细胞是从动物胚胎发育至 期的内细胞团或胎儿的 中分离得到的一类细胞(每空l分)。
(5)相同的胚胎干细胞,“克隆”的结果各种各样,如有的是胰岛细胞,有的是血细胞,有的是心肌细胞,究其本质原因是基因 的结果。上述“克隆”过程是建立在胚胎干细胞的 和 的基础上的(每空l分)。
(6)按上述方法克隆的器官在移植方面的主要优点是 。
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下图甲表示实验组的装置,图乙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由装置甲测得的植物叶片光合作用速率(单位时间内一定面积的叶片对空气中氧气的吸收或释放量)。请据图回答。
|
如图表示DNA(基因)控制蛋白质的过程,分析回答:(1)图中标出的碱基符号,对应种核苷酸。
(2)DNA双链中,链为模板链;密码子存在
于链上(填代号)。
(3)如果合成胰岛素,共含有51个氨基酸,两条肽链,
共需脱去分子的水,控制合成的基因上,
至少含有个脱氧核苷酸,
其中A与G之和占该总数的比例是。
利用如图装置测定某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注:A为开关;B为玻璃罩;C为转基因植物;D为烧杯,内装NaOH或NaHC03溶液;E为红墨水滴;F为直尺)。
Ⅰ.实验步骤
(1) 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NaHCO3溶液;装置乙作为;
②将甲、乙两装置放在______、温度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红墨水滴移动的。
(2) 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是:
①在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等量的;
②;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的实验结果
Ⅱ. 实验结果和分析
(1) 实验结果如下表,填写表中的两个空格:
(2) 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l厘米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克,那么植物的呼吸速率是克葡萄糖/小时,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是克葡萄糖/小时。假设每天光照15个小时,一昼夜积累葡萄糖克(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基因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蛋白的基因插到质粒上,然后将之导入人或动物体
内,让其在宿主细胞求表达,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其主要机制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 接种基因疫苗后,目的基因经过和指导合成的病原体蛋白将作为刺激人体,产生初次免疫。
(2) 在初次免疫中,接受①的刺激后细胞②将作出的反应是;
细胞⑦的作用是。
(3) 细胞③的功能或特性包括。
A.DNA周期性复制; | B.核孔数量较多; | C.内质网、高尔基体发达; |
D.细胞表面有较多突起: E.分泌淋巴因子 |
(4) 与初次免疫比较,当机体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的特是,这与(填图中的编号)有关。
(5) 有人在成功接种了H1Nl疫苗后不久,又患了流感,请给出二种合理的解释。
下图一是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图二是有关体温调节的部分神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 图一中A结构的名称是;某患者因图一中的某一结构受损导致体温调节能力丧失,则最可能受损的结构是。
(2) 当激素③的浓度增加时,激素①和②的分泌量将。激素③与激素④在体温调节中表现为关系;激素③作用于组织细胞,使组织细胞的加强,产热增加。
(3) 根据图二和反射弧的有关知识,写出图一中下丘脑如何调节产热。
(4) 若在图二中Y处施加一电刺激,则在处能测到电位变化。此时,该处膜内外的电位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