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晶体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 B.分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 |
C.离子晶体中一定只含离子键 | D.离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高 |
右图表示2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根据右图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
B.不用催化剂,生成 1molNH3放出的热量为46 KJ |
C.加入催化剂,生成 1molNH3的反应热减小50 KJ·mol-1 |
D.曲线b表明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热,加快了反应速率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8min时 A的反应速率为0.08mol·L-1·min-1 |
B.在0-54分钟的反应过程中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始终为4 |
C.3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降低温度,40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 |
D.反应方程式中的x=1,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可逆反应N2(g)+3H2(g)2NH3(g),△H=-Q KJ/mol(Q>0)。有甲、乙两个容积相同且不变的密闭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molN2和3molH2,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1KJ;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中加入2molNH3达到平衡后吸收热量为Q2KJ,已知Q1=4Q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达到平衡时,两容器中反应物的转化率不同 |
B.达到平衡时,甲中NH3的体积分数与乙相等 |
C.达到平衡后,再向乙中加入0.2moLN2、0.6molH2、1.6molNH3,平衡向生成NH3的方向移动 |
D.乙中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NH3(g)![]() |
已知反应①:CO(g)+CuO(s)CO2(g)+Cu(s)和反应②:H2(g)+CuO(s)
Cu(s)+H2O(g)在相同的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和K2,该温度下反应③: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为K。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平衡常数K1=![]() |
B.反应③的平衡常数K=![]() |
C.对于反应③,恒容时,温度升高,H2浓度减小,则该反应的△H>0 |
D.对于反应③,恒温恒容下,增大压强,H2浓度一定减小 |
在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反应mX(g)nY(g),ΔH=Q kJ/mol。反应达到平衡时,Y的物质的量浓度与温度、容器体积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n |
B.温度不变,压强增大,Y的质量分数减少 |
C.Q<0 |
D.体积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