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 B.“要和平,争民主” |
| 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 | D.“打倒列强,除军阀” |
小明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海上马车夫”“世界工厂”“门户开放政策”等内容,他研究的主题是( )
| A.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 |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
| C.英国的崛起 | D.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
某历史兴趣小组试图对“世界梦·中国梦”这一主题进行探究,经过查阅资料、分析比较和讨论总结,大家认识到:“中国梦”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社会和谐,它符合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与人类进步紧密相连。因此,“中国梦” ( )
①有别于近代主要西方国家的大国之梦
②同冷战时期苏联的大国之梦基本一致
③有助于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发展
④意味着中国对人类的贡献将越来越大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1970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 A.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 |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 |
| 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 D.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
《世纪文明史》指出:“《联邦宪法》(即1787宪法)的制定者们在热切希望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同时,一刻也没有放松对于一切形式的专制政治的警惕。”为“警惕“专制政治,“制定者们”采取的措施有( )
①国家权力分为行政、立法、司法三部分
②国会可以随时对总统提出弹劾
③总统任命的官员须经参议院的批准
④联邦法院有权审查行政或立法行为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明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 )
| A.捍卫思想自由原则 | B.维护公民生存权利 |
| 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 | 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