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建筑工地上常用的一种“深穴打夯机”示意图,电动机带动两个滚轮匀速转动将夯杆从深坑提上来,当夯杆底端刚到达坑口时,两个滚轮彼此分开,夯杆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落回深坑,夯实坑底.然后两个滚轮再次压紧,夯杆被提上来,如此周而复始.已知两个滚轮边缘的线速度恒为v=4m/s,滚轮对夯杆的正压力FN=2×104N,滚轮与夯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夯杆质量m=1×103kg,坑深h=6.4m,假定在打夯的过程中坑的深度变化不大,取g=10m/s2.求:
(1)在每个打夯周期中,电动机对夯杆所做的功;
(2)每个打夯周期中滚轮与夯杆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
(3)打夯周期。
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质点, 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绳与竖直方向夹角=
,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度为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重力加速度
,
(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
(2)若绳长L="2m," 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平均阻力
,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
;
(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 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计算说明你的观点。
光滑的长轨道形状如图所示,底部为半圆形,其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A、B两质量相同都为m的小环用长为R的轻杆连接在一起,套在轨道上.将A、B两环从图示位置静止释放,A环距离底端为2R.不考虑轻杆和轨道的接触,即忽略系统机械能的损失,求:
(1)A、B两环都未进入半圆形底部前,杆对A的作用力F;
(2)当A环下滑至轨道最低点时,A、B的速度大小;
(3)在A环下滑至轨道最低点的过程中时,杆对B所做的功WB;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37°固定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对物体施加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时间t1=1s时撤去F,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象如图乙所示,取g=10m/s2,试求:
(1)拉力F的大小;(2)t=4s时物体的速度大小;(3)4s内的位移;
甲乙两车同时同向从同一地点出发,甲车以v1 =" 10" m/s的初速度,a 1 =" –" 4 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以a2 =" 1" m/s2的加速度从静止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求两车再次相遇前两车相距最大距离和再次相遇时两车运动的时间.
离地20米高处有一小球A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同时其正下方地面有另一个小球B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
求:(1) 经过多少时间两球在空中相遇?
(2) 若要两球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应满足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