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号警戒舰沉没事件致使朝韩关系紧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2010年5月25日在回答有关“天安”号事件提问时表示,中方真诚希望有关各方务必冷静克制,妥善处理有关问题,避免局势紧张,这符合半岛南北双方的根本利益和有关各方利益。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表示,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也讨论了“天安”舰事件。重申我国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半岛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坚决反对任何损害本地区和平稳定的行为。“我们愿意和美方以及其他有关各方继续就半岛局势保持密切沟通。”
我国对“天安”号事件的态度是如何体现我国的外交政策的?
面对低效照明电光源存在浪费能源和污染环境的严峻形势,中国1996年启动绿色照明工程。实施之初照明节电产品存在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通过多年不懈努力,高效照明产品的普及应用,推动了全社会照明节电意识的普遍提高。2011年11月1日中国发布淘汰白炽灯路线图,决定从2012年10月1日起,按功率大小分五个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采用高效照明产品替代白炽灯,将有利于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
(1)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观分析上述材料。
(2)请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说明我国启动绿色照明工程、逐步淘汰白炽灯的必要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建设和谐文化。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建设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通过建设和谐文化,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为和谐社会培育必需的社会环境,用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全社会的重要价值取向,使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运用辩证唯物论原理说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什么必须建设和谐文化?
材料一: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国家政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指出材料所反映内容的内在联系。
(2)中国共产党是如何通过全国人大实现“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
2011年11月2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7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7次缔约方会议在南非德班开幕,美国在会上多次重申,不会参与关于《京都议定书》的任何磋商,也不会承诺任何减排任务。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对碳减排问题意见不一。2001年由于国会的反对,布什总统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奥巴马上任后力挺的《清洁能源安全法案》在众议院以微弱优势通过,但参议院的气候立法工作却被一再推迟;民主党认为《清洁能源安全法案》有利于促进美国经济转型,共和党保守派则认为提高减排目标将严重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在德班会议期间,美国强大的石油、天然气财团等,派出了大量的游说人员,要求美国政府不要在气候问题上让步。
材料中,影响美国政策的主要政治因素有哪些?选择其中两个因素行评价。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八闽大地日新月异,福建人民勇立时代潮头,引领风气之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福建省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完成国有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鼓励民营资本和外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发展新兴文化产业,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等,以推动福建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材料二:2011年12月26日,厦门经济特区建设30周年庆祝大会在厦门隆重举行。30年来,厦门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和优化布局,围绕着“二三产共推进、岛内外一体化、内外需齐拓展、惠民生促和谐”的发展思路,扎实推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城乡结构从岛内外二元分割向一体化发展转变,需求结构从外需为主向内外需并进转变,实现了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协调。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知识,分析福建省委为什么要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2)结合材料二,说明厦门市的发展之路是怎样体现系统优化的方法?(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