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研究小组通过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实验,比较一个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长短,又根据细胞周期时间长短计算某个时期的细胞数,获得了表一所示的实验数据。
表一 洋葱根尖有丝分裂细胞周期中不同时期的细胞数

细胞周期


分裂期
前期
中期
后期和末期
实验小组1计数细胞个数
43
4
1
2
实验小组2计数细胞个数
44
3
0
3
……
……
……
……
……
全班计数细胞个数
880
67
18
35
计数细胞总数
1000

 通过有关动物细胞培养实验获得B图所示实验数据,B图表示处于一个细胞周期中       
各个时期细胞数目的变化(用特殊的方法在一个培养基中测得的),A图表示在一个细
胞周期(G1、S、G2组成了分裂间期,M为分裂期)中的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
线。请根据表和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若已知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的细胞周期为12 h,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分裂间期的时间约为    h(保留1位小数);分裂前期细胞的主要特征是    
(2)根据B图,DNA含量为4C的细胞,处在A图的    期。用DNA合成抑制剂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2C的细胞数量会    。用秋水仙素处理,B图中DNA含量为    C的细胞数量会增加。根据A、B图示信息,S期细胞数是    个。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探究光照对绿萝养殖影响的实验数据结果。请分析回答问题:

(1)图中限制a点绿萝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该点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去向是
(2)实验结果表明 可以提高绿萝的净光合速率。出现上述结果的原因包括:
①夏季中午,强光下温度过高,蒸腾作用过强,导致 关闭, 吸收量显著下降。
②经进一步观察发现,在阴暗环境中绿萝叶片的颜色(绿色)明显加深,说明
③遮光起到了降温的作用,降低了植物的

线粒体蛋白的转运与细胞核密切相关(如下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用某种抑制性药物处理细胞后,发现细胞质基质中的T蛋白明显增多,推测该药物最可能抑制了 (图中编号)过程。从图中M蛋白在线粒体中的位置推断,M蛋白与有氧呼吸第 阶段关系密切,写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
(2)线粒体中含有遗传物质 (DNA/RNA),其上的基因 (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人类遗传病---线粒体肌病的遗传特点是
(3)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线粒体时可用 染液对口腔上皮细胞进行染色,并放到低倍镜下观察。若要放大观察的细胞在视野的左上角,则应该向 移动装片,将该细胞物象移向视野中央,再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用 调焦,可以看到 色的线粒体, 色细胞质;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线粒体常用的方法是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红豆杉,又名紫杉,可从其树皮中分离出高抗癌活性的紫杉醇。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有关紫杉醇抗肿瘤实验的研究流程,请分析并回答:

(1)酶X是____________________酶,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2)物质Y是___________________,乙组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为清除代谢产物,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果:若甲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紫杉醇有抗肿瘤作用。
(5)为了解决紫杉醇的药源问题,理论上可用_________________技术把离体的红豆杉细胞经过_____________培养成愈伤组织,从中提取紫杉醇,进行加工生产。

【生物——选修:生物技术实践】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发酵技术的相关问题:
(1)酿制葡萄酒首先要选葡萄,通常要选糖分和酸度都很高的,用 试剂检验还原糖的含量。其次要选酵母菌。课外小组用同一种葡萄汁对三种酵母菌进行发酵能力测试,结果如下:


原重(g)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菌种1
150.5
151.83
150.85
149.38
148.34
147.32
145.94
菌种2
158.4
156.73
154.78
152.99
152.10
151.24
150.04
菌种3
164.8
163.82
161.51
159.43
158.24
157.25
155.49

从表格中培养基重量的变化分析,发酵能力最强的是 。进行发酵前,发酵瓶要注意清洗干净,并且要使用 消毒。
(2)某同学在制作果酒之后,欲进一步制作果醋。他先接种优良的醋酸杆菌,再持续通入无菌空气,进一步发酵。请分析能否得到果醋? ,原因是
(3)制作腐乳、泡菜时,需要氧气的是 ,该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4)利用纤维素解决能源问题的关键是高性能纤维素酶的获取。可以从土壤微生物中筛选,制备培养基时,常用 做唯一碳源,制成 (固体、半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科学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请分析回答:
(1)在“流动镶嵌模型”中,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的是___________,由于______________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结构表现出不对称性。
(2)用荧光抗体标记的人—鼠细胞融合的实验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此实验结果直接证明了细胞膜中的__________,由此能较好地解释细胞膜结构上的的特点是具有____________性。

(3)科学家在研究线粒体结构和功能时发现,其外膜包含很多称为“孔道蛋白”的整合蛋白,可允许某些离子和小分子顺浓度梯度通过。物质的这种跨膜方式为______________,体现了生物膜功能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若将线粒体的蛋白质提取出来,脱离膜结构的大部分蛋白质无法完成其生理功能,说明____________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