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P点以西为海洋,Q点以东为海洋,PQ为陆地,读图判断5—8题。

PQ线位于  (     )

A.北半球、东半球 B.南半球,西半球
C.北半球,西半球 D.南半球,东半球

X、Y、Z三地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C.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X、Y、Z三地的地形分别是(    )

A.高原、高原、高原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平原、高原 D.高原、平原、平原

Y地所在国是(    )

A.世界著名的农牧业国家 B.所大大洲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国家
C.所在大洲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D.羊毛、小麦的重要输出国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22~23题。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科技发展水平
D.蕴藏的资源数量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
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
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
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20~21题。

M、N两国分别属于

A.发达国家、发达国家 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C.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

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K^S*5

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
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
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
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右图),完成18~19题。

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⑥④

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⑤⑥

该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表完成16~17题。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D.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该城市是

A.南京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读某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4~15 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C.南半球温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该山地所在地区的气候主要受

A.信风影响 B.季风影响
C.西风影响 D.西风和副高交替影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