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共和永’……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由材料可知,共和永缫丝厂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        )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 D.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光绪年间的一本书描绘当时的上海“百货阗(充满)集”,“西人所购者,以丝茶为大宗”,“其售于华者,呢、布、羽毛等物,消亦不细(销售量也不少)”。这反映出()

A.民族工业集中于上海 B.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上海成为国际大都会 D.中国“闭关锁国”局面开始被打破

1840年以来,西方国家“以技术补助距离之不及,以极紧凑的组织克服数目上的劣势”,并因此而战胜清政府。清政府对此有较为清楚的认识开始于()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某材料显示:清前期,景德镇民窑接受欧洲人的定制,并经由荷兰人运往欧洲,器型种类包括西式餐具或人物饰像等。对于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清朝闭关锁国,不可能出现材料中的现象
B.这可说明民间手工业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C.这可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D.这些定制的瓷器应该多数从广州出口

元代划分行政区体现了“犬牙交错”的原则.将环境差异大的地区拼成一个又一个行省。比如设置湖广行省,洞庭湖横亘其间,而且又跨南岭,直到今广西。元代政府这样做的目的是

A.防止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 B.加强专制皇权
C.促进地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D.扩大统治区域

史书记载:“大观元年五月,改交子务为钱引务,版铸印凡六:日敕字、日大料例、日年限、曰背印,皆以墨;日青面,以蓝;日红团,以朱。”这可用来证明宋代()

A.放宽了对商业的控制 B.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C.采用彩色套印技术 D.重视商业税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