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鄂尔多斯等地爆发成灾,引起沙棘大面积死亡。研究者发现,鄂尔多斯市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受害程度有显著差异,
如下图所示:沙棘木蠹蛾5年繁殖过程的虫情变化
(1)为了计算山坡地沙棘林和河滩地沙棘林的有虫株率,研究者应采用 法
分别对两地的沙棘林进行种群密度调查。
(2)已知每个有虫株上的虫数大致相同,那么据上图可知,从2001~2006年,山坡地的
沙棘木蠹蛾种群呈 型增长,在 年(区段)该种群的种群增长率最高。
(3)研究者为了研究沙棘的抗虫机理,对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条件进行了调查,发现山坡地和河滩地的土壤肥力及土壤含水量均不同,研究者认为决定沙棘抗虫性的关键因素是土壤含水量,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将生长状况相似的沙棘分为A、B两组,A组土壤含水量和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B组土壤含水量与山坡地(相同/不同)_______,土壤肥力与河滩地相同,结果A组抗虫性显著高于B组,证实了研究者的假设。
(4)河滩地生物有机物中的碳元素可通过 作用和 作用返回大气中。
(5)对于沙棘木蠹蛾已经成灾的山坡地,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
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小)。在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前提下,可
以采用 措施(只答一种)来降低沙棘木蠹蛾的种群
密度。
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它的吸肥能力和再生能力极强,上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引入我国。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片闲散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表甲所示(单位:株/m2)
(1)豚草在这五年的种群增长曲线属于型,形成这种增长的原因是。
(2)由表甲可以看出,豚草引入后,龙葵种群密度逐年下降,最后在该群落中消失,这一现象说明豚草与龙葵的是最相近的。
(3)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若干年后,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将;
(4)乙图表示某段时间豚草种群增长速率的曲线,请在丙图中给出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
洋葱是中学生物实验常用材料之一,如图是与洋葱有关实验的部分步骤,请据图回答:
(1)①表示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色素的研磨步骤,研体中需加入无水乙醇、少量CaCO3、石英砂等如没有无水乙醇可用替代。
(2)③表示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该步骤包括;④表示在低倍物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时的一个视野,若要在高倍物镜下清楚的观察该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应将装片向方移动,观察清楚后该细胞不能进入下一分裂时期的原因是。
(3)请描述C步骤的操作过程;假设图⑤是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一个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的细胞,分析发生此现象的外因是,在图⑥处充满着,某学生在进行F步骤观察时,发现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
野生型果绳(纯合体)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生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下图(左)实验。雄果蝇染色体的模式图及性染色体放大图如下图(右)。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中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也有可能位于。(请据图回答)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作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得到F3;
②用F3中的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个体出现。预期结果与结论:
实验结果与结论:
①,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②,则圆、棒眼基因位于。
下图是人体生命活动部分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丙表示细胞,①~③表示相关过程,X~Z表示相关激素,激素X是一种糖蛋白。
(1)当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刺激中的渗透压感受器产生兴奋,导致激素Z分泌增加,激素Z的作用是。
(2)如果用含激素Y的饲料饲喂正常动物,则该动物激素X的分泌量变化是。如果对正常动物注射含激素X的液体,则①、②过程的作用强度将。
(3)图中甲细胞是;图中淋巴因子的作用是。
(4)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又称“Graves氏病”,是由于机体产生针对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而该种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但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该抗体的分泌(如图)。与正常人相比,“Graves氏病”患者Y激素的分泌量,体温。
图甲曲线表示某植物在适宜温度下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图乙是某同学“探究影响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实验装置图。试回答:
(1)图甲曲线中,当光照强为X点时,叶表皮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当光照强度为b时,叶绿体吸收CO2的量等于,叶绿体消耗CO2的场所是。
(2)图乙装置中隔在灯与试管之间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
(3)现从新鲜的波菜叶和发的波菜叶提取色素,将提取液分别放入玻璃柱中进行实验,试管中气泡产生速率较慢的是。
(4)(E表示光照强度)甲图曲线中,当E<X时,增大光合速率的主要措施是;当E>X时,限制作物所产的主要外部因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