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江南歧路洛阳城。
(1)这首诗题目是“听筝”,首联即是写诗人凝神细听,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
(2)有人说颈联中“独”与“空”是诗人炼字的典范,请对这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惠山僧惠衷诗
宋·苏轼
行遍天涯意未阑,将心到处遣人安①。
山中老宿依然在,案上《楞严》②已不看。
欹枕落花余几片,闭门新竹自千竿。
客来茶罢空无有,卢桔杨梅尚带酸。
注:①将心:僧人用安心法,使人神清性定。②《楞严经》,佛教经典。首联写了惠山僧人重要的生活内容,请作简要解说。
从第三联可以看到苏轼的心态吗?试作简析。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秋日。断肠,销魂。贺诗中的“裁”字,李诗中的“逐”和“拂”字,用词有什么特点?对表现诗的意境有什么作用?
李诗借咏柳自伤迟暮,倾诉隐衷。具体分析诗中运用怎样的手法表达诗人的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喜李翰①自越至
刘长卿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②。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注释]①李翰:散文家。官至左补阙、翰林学士。②吴台:苏州,苏州有姑苏台。请分析“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中包含的诗人的情感。
简要赏析“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的表达效果。
阅读下面宋诗,完成后面的题。
梦寻梅(宋)方岳①
野径深藏隐者家,岸沙分路带溪斜。
马蹄残雪六千里,山嘴有梅三四花。
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
一生烟雨蓬茅底,不梦金貂②侍玉华③。
【注】①方岳:字巨山,号秋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②金貂:汉代的宫饰。
③玉华:宫殿名。也有人认为“玉华”指精美的玉石。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的“野径”“隐者家”及“岸沙”“带溪斜”等词语,点出了梅花生长环境的幽美和僻静,也从侧面表现出梅花高雅脱俗的特质。 |
B.颔联中“六千里”表明寻梅过程的执着与艰辛,“三四花”则与之形成对照,突出了梅花的可贵,也透露出梦中人寻梅有获后的欣喜。 |
C.尾联中“烟雨蓬茅”和“金貂”“玉华”对举,有“实”和“虚”的对比,也有“取”和“舍”的对比,其中反映出诗人的志趣追求。 |
D.紧扣诗题“梦寻梅”中的“梦”字,全诗用梦境来刻画诗人寻梅的历程以及赏梅中的欢乐,烘托了这样一种生活带给诗人的怡然自足。 |
本诗题为“梦寻梅”,而颈联两句却是写“黄叶拥篱埋药草,青灯煨芋话桑麻”,似乎与“梅”没有关联,如何理解?
阅读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
【商调】梧叶儿•春日郊行
张可久
长空雁,老树鸦,离思满烟沙。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何处游人驻马?“墨淡淡王维画,柳疏疏陶令家,春脉脉武陵花”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
这首元曲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