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曰:“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国则受命于君。君命顺,则民有顺命;君命逆,则民有逆命。”材料主张的思想是
A.君权神授 | B.天人感应 | C.天人合一 | D.大一统 |
“和平学”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世界和平秩序应运而生的。60年代末的北欧学者区分了“积极的和平”与“消极的和平”。“消极的和平”关注的是直接暴力的不在场,希望通过谈判和调解而不是武力手段来解决争端;“积极的和平”,则意味着消除了饥饿、暴力、对人权的威胁、难民问题、全球环境污染等对和平的威胁,它意味着创建了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在其中富裕地生活和体面地生存。下列属于“积极的和平”的是
A.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 B.冷战 |
C.朝鲜战争 | D.建立福利保障体系 |
1925年到1929年,德、法、比等国的关税分别提高了29%、38%和50%,1930年美国对890种商品提高进日税率,各种商品进日税平均提高约40%。到1931年底,先后有25个国家进日税率比1929年提高60—100%。各国提高关税额的结果
A.有效保护本国经济和应对经济危机 |
B.推动各国对外贸易趋于平衡 |
C.促进世界贸易趋于稳定 |
D.加剧世界经济大危机 |
1874年1月1日,经营了2 74年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1898年,刚组建8年的洛克菲勒石油托拉斯产量已经占美国精炼石油总量的84%,并控制了近90%的石油运输。两大公司命运发生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A.生产力的发展 | B.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C.垄断组织的推动 | D.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 |
有人说,就个人的经济活动而论,自我利益是个人活动的动机;国家的福祉只不过是在一个国家中起作用的个人利益的总和;每个人都比任何政治家更清楚地知道其自身的利益。所以他主张在经济上实行什么政策
A.自由放任 | B.重商主义 | C.国家垄断 | D.计划经济 |
“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用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以其劳动及资本和任何其他人或其他阶级相竞争。”该思潮盛行于
A.新航路开辟时期 | B.早期殖民扩张时期 |
C.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