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31年的是                              (   )

A.北京、东三省、“田中奏折”、赔款、“新政”
B.新三民主义、中华苏维埃、上海、毛泽东、反“围剿”
C.“剿匪”、瑞金、沈阳、攘外必先安内、义勇军
D.不抵抗、土地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抗日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使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美国经济霸主地位严重动摇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的矛盾

二战后,联邦德国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共性原因,不包括()

A.利用美国扶植 B.制定可行政策
C.发展教育、科技 D.利用战争机遇

美国80年代解决经济困难的政策与30年代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实行自由放任 B.加强国家调节
C.减少政府干预 D.发展信息技术产业

下列各顶中,不符合美国“冷战”政策基本特征的是()

A.对西欧实施经济援助计划 B.发起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支持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成立 D.发动越南战争

1950年艾奇逊在谈到美国政策时说,美国的防线是从“阿留申群岛起,经日本直至琉球群岛,直到菲律宾”。并说“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就是美国的安全”,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调整对日政策是美国远东战略的重要一环
②是二战后美国冷战政策在亚太地区的反映
③提升了日本的国际地位,形成美日防御体系
④缓和与日本的矛盾,减轻日本与美国的竞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