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交流合作 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胡锦涛强调,“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为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实现经济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社会基础,这是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需要共同研究和着力解决的重大课题。”胡锦涛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联系实际,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你对胡锦涛主席所提出的“包容性增长”的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的探月计划“嫦娥工程”是从2004年启动的,分为绕、落、回三个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平稳落月,中国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成功,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独立自主实施月球软着陆的国家。在实现月球软着陆的同时,“嫦娥三号”还肩负着突破自动巡视勘查、深空测控通信、月夜生存等关键技术的使命。探月工程任务连续成功,依靠的是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中国航天事业始终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
(1)根据材料一,运用“把握规律”的有关知识,谈谈中国航天人是如何按规律办事的。
(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角度,分析人类对月球的探测给我们的启迪。
《尚书·洪范》一书中指出,水、火、木、金、土是世界的本原。培根认为,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恩格斯说:“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恩格斯所说的“物质”与其他两种观点的“物质”有何不同?
(2)请谈谈你对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的认识。
在人类追求智慧的过程中,形成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派别。某校高三(2)班学生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正确性进行了大讨论,同学们讨论后得出这样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唯物主义都是科学的,都是我们应该提倡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非科学的,我们应彻底否定。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辩证地认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结合上述观点回答下列问题。
(1)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各自的根本观点是什么?
(2)对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你是如何认识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中美对外经济发展部分数据对比
高新产品占出口额比重 |
直接对外投资 |
吸引外商直接投资 |
对外贸易依存度 |
|
中国 |
28.9% |
601亿美元 |
1240亿美元 |
50.1% |
美国 |
40%以上 |
3838亿美元 |
2107亿美元 |
30%左右 |
注:①中国高新技术产品90%以上由外资企业出口,国内自主创新的仅占外贸总额的2%。②外商来华投资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房地产等行业,88%集中在东部地区。③对外贸易依存度是一国或地区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其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通常用来衡量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
针对材料,说明中国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7-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变化
注: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预计达到53.37%。截至目前,日本、韩国城镇化水平已超过70%,美国城镇化率已达到90%以上。
材料二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和区域差距的基本途径。城镇化承接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了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结构得到调整和优化。有研究表明:城镇化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就会有2000万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由于城市人口的消费是农村的2.7倍到3倍,将拉动最终消费增长约1.6个百分点,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材料二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材料三美国是当今世界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为此付出过高昂的代价。由于美国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形成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经济成本居高不下、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资源能源消耗量大以及加剧贫富差距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就我国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美国出现过的问题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