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坊下面的宋词和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献
苏轼
霜隆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樽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蟾宫曲·九日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 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
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苏词和张曲都有了“明日黄花”的典故,其含义是否相同?请结合词曲简要分析说明。
张曲中“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描写的是什么情景?是否与主题有关?
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泛清波。这首词的动词用得生动别致,请以“跳”字为例分析说明。
整首词中,诗人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作简要说明。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维扬怀古
锦帆落天涯那答,玉箫寒、江上谁家?空楼月惨凄,古殿风萧飒。
梦儿中一度繁华,满耳涛声起暮笳,再不见看花驻马。
【注】第一句,化用前人诗句,意为游船已落到天涯那边,旧王朝已消亡。那答,那边。曲中的“寒”字用得传神且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
这首曲子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水龙吟·春恨陈亮①
闹花②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③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④,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①陈亮(1143-1194)浙江永康人,南宋义士,哲学家、词人。其人才气超逸,好谈古今用兵,关心国家大事,正逢南宋偏安初期,则竟其一生呼吁北伐,终不得重用,在意料之外高中状元之时却命陨黄泉。②闹花:形容百花盛开。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④斗草:古代一种游戏。⑤罗绶:罗带。清季词论家刘熙载评本词:“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请结合全词分析。
阅读全词,分析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夕次盱眙县①
韦应物
落帆逗淮镇,停舫临孤驿②。
浩浩风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归山郭暗,雁下芦洲白。
独夜忆秦关,听钟未眠客。
【注】①盱眙(xū yí):今属江苏,地处淮水南岸。②逗:停留。淮镇:淮水旁的市镇,指盱眙。作者在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紧扣“夕”字写景的?
从全诗来看,作者“未眠”的原因有哪些?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苹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家。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近城未著花。
{注}①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二十余年,此时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②连山:就着山势。③苹:草;笳:一种乐器。④北庭: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诗歌的颔联(第二联)是从哪些角度描写边地景物的?请简要分析。
诗人在尾联中为什么说“空相寄”?这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