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问题。
水龙吟·春恨 陈亮①
闹花②深处层楼,画帘半卷东风软。春归翠陌,平莎茸嫩,垂杨金浅。迟日③催花,淡云阁雨,轻寒轻暖。恨芳菲世界,游人未赏,都付与、莺和燕。 寂寞凭高念远,向南楼、一声归雁。金钗斗草④,青丝勒马,风流云散。罗绶⑤分香,翠绡封泪,几多幽怨!正消魂又是,疏烟淡月,子规声断。
注:①陈亮(1143-1194)浙江永康人,南宋义士,哲学家、词人。其人才气超逸,好谈古今用兵,关心国家大事,正逢南宋偏安初期,则竟其一生呼吁北伐,终不得重用,在意料之外高中状元之时却命陨黄泉。②闹花:形容百花盛开。③迟日:春日昼长,故曰“迟日”。④斗草:古代一种游戏。⑤罗绶:罗带。清季词论家刘熙载评本词:“言近旨远,直有宗留守(宗泽)大呼渡河之意。”请结合全词分析。
阅读全词,分析词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6—17题。
江上早秋①
(明)袁凯
靡靡菰蒲已满陂,菱花菱叶更参差。
即从景物看身世,却怪飘零枉岁时。
得食野鸥争去远,避风江鹳独归迟。
干戈此日连秋色,头白犹多宋玉②悲。
【注】①此诗为袁凯于丙申年(公元1356年)所作,此时诗人正好四十岁,人到中年,时局动荡,战乱绵绵。②宋玉,战国时诗人,曾因悲秋而作《九辩》,其中有“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等语。这首诗抒写作者的亲历,读着悲从中来。请指出“悲”的具体内容。
简要赏析第四联在写法上的主要特点。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8——19题。(共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减字木兰花
向子湮
斜红叠翠,何许花神来献瑞。粲粲裳衣,割得天孙锦一机。
真香妙质,不耐世间风与日。着意遮围,莫放春光造次归。
【注】向子諲yīn(1085-1 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今江西清江县)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1)“斜红叠翠”一句,“红”“翠”和“斜”“叠”字对春景的描写各有其妙,请具体分析。
(2)本词隐含了怎样的伤感之情?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霜天晓角·梅
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
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
(1)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哪两种意象?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古人在谈到诗词创作时曾说:“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请从景与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词。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玉楼春
宋钱惟演
城上风光莺语乱,城下烟波春拍岸。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情怀渐觉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今日芳樽惟恐浅。
注:钱惟演一生仕宦显达,宋仁宗明道二年,垂帘听政的刘太后驾崩,与其有姻亲关系的钱惟演由此遭贬外放。此词为词人去世前不久所作。
(1)结合词的上片,从景和情的角度简要赏析词人的“泪眼愁肠”。
(2)词的下片末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流露了词人怎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