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上海县竹枝词》有诗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有人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作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可以支持这一观点的依据有()
①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完全确立
②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开始向资本输出为主转变
③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汇流,集中表现在反对清朝统治的斗争上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③④

温家宝总理曾在剑桥大学演讲时说“我深爱的祖国,古老而又年轻,历经磨难而又自强不息。”下列关于近代中国“历经磨难”与“自强不息”的对应组,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三元里抗英 B.第二次鸦片战争——反割台斗争
C.《马关条约》——黄海海战 D.八国联军侵华——义和团运动

“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储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长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条约内容与哪次战争有关()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
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

据《大清律》规定:“凡化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最早以条约文本形式打破这一规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