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砚 铭 考
砚,是人们熟悉的磨墨工具,在我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黄帝时代是我国从原始氏族阶段向国家形成过渡的时期,当时,已经出现私有财产,人们把自己心爱的墨海——大砚,刻上自己的名字表示拥有。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砚身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一种可长可短,亦诗亦文,不拘一格的自由文体。古人大多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就是今人,也时闻有如此雅兴。因此,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化现象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形式之一。它不仅能增加砚台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还是文物评定的标准和鉴定真伪的依据,故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砚铭也由最初简单表示所属关系的姓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记事咏物、说理寄情、言志叙怀的文学形式。《大戴礼记》所载的西周太公金匮砚铭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砚铭,是以文学形式写成的,其铭曰:“石墨相著而黑,邪心谗言,得无白。”不过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的砚铭,还是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作为文学形式的早期砚铭,大多数是就砚说砚,是文人用以品评和赞美砚的。到了宋代,人们喜欢用它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从此以后,言志寄情、赋诗颂词便成了砚铭创作的主流之一,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如文天祥写的砚铭:“砚虽非铁难磨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就属此类。
砚铭作为艺术品的出现,比作为文学作品要晚得多,它兴于宋元,盛于明清。宋末元初,我国篆刻艺术空前兴盛,砚铭在它的影响下,开始向艺术方向发展。在刻制技艺上,砚铭广泛地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大大地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同时砚铭亦趋于完备,年款也较之前代更为普遍,并出现了在铭后加钤[注:盖(图章)]的新内容。从此,款记便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明清时期,赏砚之风日盛。当时金石书法名家辈出,他们中不少人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如纪晓岚。为了把书法、雕刻和装饰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其达到最好的艺术效果,在书写和镌刻之前,都要对砚铭的全面布局、章法的疏密错落和刀法运用进行反复推敲,精心设计。砚面构图,因形而异,行、草、篆、楷,因砚而择,使其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同时刀法的运用也力求做到笔画的顿挫、轻重、快慢、转折,要刻得生动自然,既有笔意又有刀味。不过,砚铭的书写毕竟不同于一般的文章写作,囚受到砚面与雕刻过程的限制,制作者选用的铭文大多简短、扼要、精辟,因此砚铭虽短,却字字千金,均是砚铭者的真情流露,从而使砚铭的文学美与艺术美融为一体,真正成为既具观赏性,又具实用性的艺术品。砚铭作为艺术品“兴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项是 ( )
A.宋末元初,砚铭吸收了篆刻艺术的全面构图、章法布局和刀法技巧,提高了砚铭的艺术欣赏品位。 |
B.宋末元初,款记成了砚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更增加了砚铭的装饰美。 |
C.明清时期,砚面构图,布局得体,和而不同,刀法运用反复推敲,精心设计。 |
D.明清时期,砚铭简短、扼要、精辟,字字千金,能充分地表现砚铭者的真实情感。 |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人大多把砚铭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并时时劝勉自己要躬身力行,因此文物家一般把砚铭当作鉴定文物真伪的依据。 |
B.宋代,文人墨客用砚铭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C.砚铭作为一种文学创作体裁,到了汉魏时期才形成,内容上大多就砚说砚。 |
D.纪晓岚是清代金石书法名家中自己动手书写和镌刻砚铭的名家。 |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
是 ( )
A.现在,我国仍有文人学士把格言、诗句、警句作为砚铭的,且多有年款和图章。 |
B.散文能更好地抒情言志,从文天祥开始,宋代的砚铭大都用散文形式写成,一般不用诗词写砚铭。 |
C.砚铭大多能提高砚的价值,质佳的、传承可考的古砚则会有不同于一般艺术品和文物的潜在价值。 |
D.随着世界性收藏热的升温,带有优秀砚铭的砚,将成为当代喜欢收藏砚的人追求的对象。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经过半年多星际旅行,美国“勇气”号火星车于太平洋时间3日20时35分左右,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并于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美国宇航局宣布这一登陆计划取得成功。
宇航局华裔科学家沈毓贤说,“勇气”号登陆过程中全球共有3个联络站,分别位于西班牙马德里、澳大利亚堪培拉和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它们能接收全空域的通信信号,“勇气”号外部为登陆舱,只有火星车和登陆舱都发回信号,才能证实整个登陆计划成功。在帕萨迪纳的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监测登陆过程的数百名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一片欢腾,人们期待着“勇气”号在火星上发现水和生命存在的迹象。火星着陆系统总工程师、华裔科学家李炜钧说,“勇气”号登陆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地面控制中心在紧张和悬念中希望它“交好运”。
“勇气”号登陆时像皮球一样在火星表面进行长达数分钟的弹跳、翻滚,直至最后落稳。它先是在耐高温表层的保护下,以大约1.9万公里的时速冲入130公里厚的火星大气层。在空气阻力作用下,它在距火星表面8公里左右时时速降至1600公里,此时直径10多米的降落伞自动打开。当火星车连同降落伞一起接近火星地面,它的外层气囊弹出,同时火箭制动发动机向地面喷出火焰,增加着陆缓冲力。在距地面12米时,降落伞绳索自动断开,被气囊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勇气”号,像皮球一样落在火星表面翻滚弹跳,最初弹起时有5层楼那么高,反复弹跳数十次后在距最初着陆点大约1公里的地方落稳。此时气囊内的气体自动放出,火星车看上去像被一层帆布包着。
“勇气”号着陆点选在火星上地势平缓、面积较大的“古谢夫环形山”区域,以确保成功。它着陆后将先进行一星期的设备自检,然后地面人员将操纵它在火星表面考察。收到它拍摄的图像后,如果科学家认为某块岩石有研究价值,会命令它开过去进行进一步探测。
“勇气”号的“孪生兄弟”——“机遇”号也计划于1月24日在火星着陆,这一对探测器共耗资8.2亿美元,分别在去年6月和7月飞向太空,是去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宇航局最大的一项太空计划。如果这一使命取得成功,将鼓舞宇航局的士气,并加速人类登陆火星的进程。
(录自2004年1月5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下列对“勇气”号的描述,不当的一项是( )
A、是由美国新近研制完成的空间探测器,主要由登陆舱和火星车组成。
B、是空间遨游时间长、耗资巨大,迄今为止成功登陆火星的探测。
C、是完全依靠自主控制,并且能够进行设备自检的高智能探测器。
D、是地面人员能够操纵,进行有针对性空间实验的探测器。
2、以下不属于“勇气”号“依靠自主控制”来完成的一项是( )
A、在火星表面经过反复弹跳数十次后在距最初着陆点大约1公里的地方落稳。
B、在"勇气号时速降至1600公里,此时直径10多米的降落伞自动打开。
C、在火星车连同降落伞一起接近火星地面时,它的外层气囊弹出,同时火箭制动发动机向地面喷出火焰。
D、在距火星地面12米时,降落伞绳索自动断开。
3、如果给文章拟一个标题,最佳的一项是( )
A、“勇气”号的特征与功能。
B、“勇气”号成功登陆火星。
C、火星登陆计划取得成功。
D、美国最大的太空计划。
4、以下对文章相关内容的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勇气”号20时52分向地球发回第一个信息,这表明整个登陆计划取得成功。
B、华裔科学家的参与表明,美国登陆火星也是全人类共同智慧的结晶。
C、地面人员操纵“勇气”号进行探测,主要是为了发现水和生命存在的迹象。
D、“勇气”号与“机遇”号如果取得成功,将加速人类登陆火星的进程。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艾滋病
随着第11个艾滋病日的到来,这个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的绝症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它对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定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凸现出来。
艾滋病发源于非洲,它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起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一旦感染上艾滋病病毒,人体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就会减退,病原体以及微生物就会乘机经血行或破损伤口长驱而入;人体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如癌细胞,也乘机大量生长、繁殖,发展成各类癌瘤。艾滋病病毒又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呈袋状球形,直径约150毫微米,由皮肤破口或黏膜进入人体血液,主要攻击和破坏T4淋巴细胞,使T4细胞失去原有的正常免疫功能。由于HIV的攻击和破坏,T4细胞数量骤减,从而导致病人免疫功能的全面衰竭,为条件性感染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同时,HIV携带的致癌基因可使细胞发生癌性转化,特别是在细胞免疫遭到破坏的情况下,细胞更容易发生癌变。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为6个月到14年,比一般的传染病长。艾滋病感染可分三个阶段:最初的HIV感染,继之有的发展为艾滋病相关综合症,最终有的演变成典型的艾滋病。
实验室中,已从病人的血液、唾液、眼泪、乳汁、尿液和脑脊液中分离出了艾滋病病毒,但从流行病学证据的角度来看,只能证明血液和精液具有传播作用。艾滋病的传播主要有以下的途径:男性之间以及异性之间的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感染,母婴传染。此外,和艾滋病病人接触的职业人员(如医务人员、警察、理发师、监狱看守、殡葬人员),如果皮肤破损时,接触到了艾滋病病毒,则可能被感染。
艾滋病蔓延很快,在短短的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全世界共有四千万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治疗。但是,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加强对艾滋病的检测检疫,加强血液制品、医疗器具以及医疗垃圾的管理,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是可以遏制艾滋病的快速蔓延,减少其发病率的。
1、下列对“艾滋病”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很强、潜伏期也较长的传染性疾病。
B.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发源于非洲。
C.艾滋病是一种由逆转录病毒引发的人体免疫防御系统方面的疾病。
D.艾滋病无药可治,所以被称为“当代瘟疫”、“新世纪人类健康头号杀手”。
2、下列对艾滋病病毒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B.艾滋病病毒主要攻击T4淋巴细胞,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和血液循环系统。
C.艾滋病病毒主要通过人的血液和精液传播,但从唾液、眼泪、尿液中也能找到它。
D.艾滋病病毒本身携带有使细胞发生癌变的致癌基因。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艾滋病感染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都会发展成典型的艾滋病患者。
B.性接触、输血感染、静脉注射以及母婴传染等是艾滋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C.与艾滋病病毒接触的职业人员,如果皮肤出现破损,则被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
D.在目前的情况下,加强对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能有效遏制艾滋病迅速蔓延。
4、根据文章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艾滋病病毒攻击和破坏的T4细胞,在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中心调节作用。
B.父亲是艾滋病感染者,而母亲没有感染,她分娩的婴儿一般不会被感染。
C.同艾滋病患者交谈、握手、拥抱、共用手巾甚至礼节性亲吻一般不会被感染。
D.艾滋病的潜伏期因人而异,感染时身体无病的人要比有病的人的潜伏期长。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禽流感
禽流感流俗地说,就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其传染源主要是鸡、鸭,人类在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也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飞沫、呼吸道分泌物也能传播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出现禽流感,这是前所未有的。禽流感在其中有些国家可能存在了数月。现在,政府对存在禽流感的承认姗姗来迟,让人感觉到了这种疾病传播之迅速。这仍然是一场危机,证明有必要加强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的联系。
候鸟有可能将禽流感病毒带到更远的地方,目前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临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这些都进一步说明了这个世界的脆弱。世卫组织发言人迪克•汤普森说:“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监控许多对人类造成影响的动物疾病方面存在很大的漏洞。世界需要明白,第三世界国家的动物疾病与其利益息息相关。”
虽然世卫组织研究一些动物疾病,但它并没有要求成员向其报告这些动物疾病的情况。“所以,我们只好依赖其他组织提供的信息”,比如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动物卫生组织,世卫组织的兽医和流感专家克劳斯•施托尔说。
专家们说,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以改善对动物疾病的监控。这些措施包括改进实验室设施、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虽然兽医是亚洲禽流感暴发调查小组必不可少的成员,但许多专家认为有必要让更多的兽医参与公共卫生事务。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兽医学院荣誉退休院长弗雷德里克•墨菲说,除此之外,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专家们还敦促有关国家政府更为明智地看待隐瞒信息所带来的长期后果。如果及早发现并做出有效反应,本来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减少经济损失,并使科学家们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传染病的形成,需要合适的条件。但是精确的机制还很不清楚。世卫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世卫组织官员已借鉴消灭天花的技术,在感染地区周围给鸡接种防止禽流感的疫苗,但是这种疫苗对防止病毒传染给人的效果还不得而知。
关于禽流感的记载最早是在一个多世纪前的意大利,但是随着时间的过去,卫生官员一直没有跟踪禽流感在鸟类或人群中小规模暴发的机制。另一个未知数是,是什么导致H5N1变异成鸭子和其他候鸟致命性病毒,而较早的病毒株的的危害却相对较小。施托尔说,这种病毒最近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
(节选自《参考消息》2004年2月6日)
1、下列对“禽流感”的定义,准确的一项是( )
A、禽流感是人类的直接接触受H5N1病毒感染的家禽及其粪便或直接接触H5N1病毒后受到感染的一种传染病。
B、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禽类的一种从呼吸系统到严重全身败血症等多种症状的传染病。
C、禽流感是能同时给禽类和人类造成大量死亡的流行性感冒传染病。
D、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
2、对文中“缺乏能像跟踪人类疾病那样监控动物疾病的有力机制”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指兽医与人类健康专家之间缺少联系。
B、指人类无法控制禽流感,说明这个世界十分脆弱,连小小的病毒都对付不了。
C、感叹世界上还没有跟踪鸟类、监控动物疾病的机构。
D、指全球公共卫生网络在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门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方面还存在漏洞。
3、不属于专家们认为及时公布疫情信息的好处的一项是( )
A、可能控制禽流感的蔓延。
B、减少经济损失。
C、降低诊断试验的费用以及在国际卫生组织之间分享更多的信息。
D、使科学家能确定传播病毒的动物。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动物疾病,要求成员向其报告动物疾病的情况。
B、医学院和兽医学院需要更多合作。
C、世界卫生组织已开始研究建造水坝和其他环境因素可能怎样改变了鸟类的迁徙方式,并促进了禽流感的传播。
D、科学家已从鸭子、鹅、天鹅和火烈鸟等各种动物身上查出H5N1变异病毒。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非典型性肺炎
2003年,有一个词语让中国人听起来曾一度感到恐慌,那就是“非典”。这种疾病并非2003年才新出现,也并非中国才有。在此之前,人们对“非典”十分陌生,加之此次在中国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面对突如其来的流行疾病,人们显得束手无策。没有现成的治疗方案;没有有效的冶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效果;没有有效的预防手段,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隔离。
“非典”是非典型性肺炎的简称。开始发作时有流感一样的症状,如发烧、咳嗽、头痛等;但体温一般超过38度,多为干咳少痰,偶有血丝,有时伴有畏寒。感冒一般没有肺炎的迹象,而“非典”有明显的肺炎迹象。但它又不同于由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的细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或支气管肺炎等典型性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肺炎,它的传染力强多了。除了上述症状外,“非典”还伴有关节酸痛、乏力、腹泻,有时胸闷、气促或明显呼吸窘迫等症状。
各国科研人员通力合作,终于正式确认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是引起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这种病毒能在人体内繁殖,伤害自身组织,破坏免疫系统,也可能引发无数并发症,致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它可以在体外存活3-6小时。现在的证据显示,“非典”是经飞沫传播的,病毒在飞沫(口水珠)内。由于水珠比空气重,所以病毒只会停留在三尺范围内的物体表面;另外,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或接触已有病毒的物体表面,然后接触自己的黏膜(眼、口、鼻),也会感染。“非典”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通常为3-5天),潜伏期的患者一般不会传染,病症一般会维持10-14天。
“非典”并非无法可疗。事实上,现阶段医学已有新突破,在治疗过程中已获很高的成功率。专家认为,保持环境空气的流通;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增强自身的免疫能力;尽量不与病人接触,是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的。
对未知的恐惧,莫过于人群对出现流行病的反应那样,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流行疾病的原因不明时尤其如此。随着对“非典”的深入了解,人们的恐惧感会慢慢降低,正如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一样。
1、“非典”曾一度让中国人感到恐惧,下列不属于恐惧的原因的一项是( )
A.它的传染力很强,三尺范围以内的人可以直接受到感染。
B.此次流行的“非典”的病原体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新的病毒。
C.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传统的抗菌药物治疗无明显的效果。
D.最有效的预防手段是隔离,而人们害怕隔离的孤单。
2、下列对“非典”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也是一种肺炎,它主要是由流感病毒、支原体、衣原体、腺病毒或其他较不寻常的微生物所引起的。
B.“非典”发作时是既有流感的一般症状,也有典型性肺炎的迹象。
C.流行感冒引起的咳嗽多带痰,而“非典”引起的咳嗽不带痰;典型性肺炎没有传染性,而“非典”有很强的传染性。
D.“非典”病毒是经过飞沫传播的,它的潜伏期一般为2-12天。
3、有关“非典”治疗和预防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典”是可以治疗的,而且治愈率很高。
B.与患者保持三尺以上的空间距离,就完全可以免遭感染。
C.尽量不接触病人,保持空气流通,勤洗手,可以有效地阻止病源的传播。
D.保持心情愉快,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非典”病毒的感染。
4、根据文中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发烧、咳嗽、头痛、乏力、腹泻、胸闷等症状,可以确诊为“非典”。
B.健康人进入“非典”病人呆过但离开超过6个小时以上的房间,一般不会被感染。
C.“非典”病毒不会浮游在空气之中,所以一般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D.“非典”患者在15天内病情没有恶化,一般不会有生命危险。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历史
胡炎
①
扁鹊见到蔡桓公。
扁鹊说:“君有病。”
蔡桓公笑道:“我有什么病?”
扁鹊说:“病在腠理”
蔡桓公摇摇头说:“开玩笑。”
扁鹊说:“不及时医治恐怕病将加深。”
蔡桓公正色道:“我没病,你们做医生的就是爱治那些没病的人,充自己医术高明。”
扁鹊默然离去。
②
他从小就知道神医扁鹊,他也谙熟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
有一次,他梦到了扁鹊。
扁鹊穿着素色长袍,胡子很长,眼神里藏着些忧郁。其实扁鹊在他的想像中一直是这个
样子,很长一段日子里他甚至有些欣赏这种忧郁。
扁鹊说:“你有病。”
他说:“真的吗?”
扁鹊说:“真的。”
他问:“病在哪里?”
扁鹊说:“脑子里。”
他笑了:“神医,我一直很崇拜你。但这次你误诊了,我刚作过体检,身体倍儿棒。”
扁鹊坚持己见:“若不及时医治,恐怕病将加深。”
他说:“我真的没病。你们那时的医术也许已跟不上当今的高科技了。我不怪你。”
扁鹊无言,消失在一片雾里。
③
十日后,扁鹊又去见蔡桓公。
蔡桓公说:“你又有何话讲?”
扁鹊说:“君的病已入肌肤。”
蔡醒公有些不耐烦:“又吓唬人不是?”
扁鹊说:“不治会更严重。”
蔡桓公冷下脸道:“得了,得了,没事儿外边凉快去!”
扁鹊摇摇头,叹一声走了。
④
多年后的某个晚上,他又做梦了,一个很长的梦。扁鹊再次在梦中不期而至。
扁鹊依旧面露忧容,胡子似乎比先前更长了些。看上去,扁鹊明显增添了几分老相。
他说:“神医又来光顾,请坐。”
扁鹊没坐,站在他的正面,盯着他。
扁鹊说:“你的病又深了一步。”
他说:“还是在脑子里吗?”
扁鹊说:“是的,一颗毒瘤。”
他认真地说:“没有!神医,你真的错了!”
扁鹊说:“我没错。”
扁鹊有些激动,喉咙里发喘。过了会儿,扁鹊接着说:“一种流行病。很多人都患了这
种病,所以你就察觉不出来了,反而以为这是正常的。”
他这次的确生气了:“信口雌黄!什么神医,不过一个十足的庸医罢了。”
扁鹊闭上眼,说:“等着瞧吧。告辞。”
⑤
扁鹊再见到蔡桓公,是又一个十日之后。
扁鹊看一眼蔡桓公,转身就走。
蔡桓公困惑不解。他原以为扁鹊会再发一通荒唐的“高论”——他觉得扁鹊今天的行为
甚是反常。
蔡桓公就派人追问。
扁鹊说:“病在腠理,热敷即可;在肌肤,针刺便愈;在肠胃,火剂见效;在骨髓,百
药无治。而今桓侯的病已入骨髓,我只能徒叹奈何了。”
五日后,蔡桓公体痛,派人寻找扁鹊,踪影杳然。未几,蔡桓公驾鹤西去。
那时,扁鹊已经身在秦国,他不愿做一个毫无意义的殉葬品,因而他只能成为一个千百
年流亡者,别无选择。
⑥
现在,他睁着失神的眼,靠在一隅。他清晰地看到了对面的扁鹊,很真实,不是梦。
他说:“神医!”
扁鹊说:“不,我是个庸医。”
他说:“不,你是神医!”
扁鹊黯然道:“我不够格。我既不能让病人相信自己有病,又不能强行给病人治病,只
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病入膏盲……我算什么神医呢?”
他叹了一声:“唉,这怪不得你。”
扁鹊的两腮有些抽搐,眼睛里涌动着两汪晃晃闪闪的液体。
他说:“其实我知道自己脑子里的病。”
扁鹊一惊:“哦?”
他使劲点点头:“对!从市长到死囚……我病得太重了、太重了……”他的眼睛里滚下
了两串沉甸甸的泪珠。
泪光中,扁鹊转过身,缓缓走入历史,留下一个憔悴的流亡者的背影。
他低下头,也走进了自己的历史之中。
希望和扁鹊在历史中再次邂逅。
(摘自《中学生阅读》2002年第8期)
1.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在本小说起到什么作用?
2.“他”在小说的第②节与第⑥节都说到扁鹊是神医,这前后两处说“神医”时“他”的心理感受一样吗?请说说你的看法。请说出小说结尾处“他低下头,也走进了自己的历史之中”一句中的“历史”的内含。
3.结尾说“他希望和扁鹊在历史中再次邂逅”。 若有时间隧道“他”能与扁鹊真的相遇了,“他”会说些什么?请你把握小说的涵义,根据自己的想象,写一段“他”对扁鹊说的话。(60字左右)
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赏析与评析,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篇很成功的意识流小说,全文都是通过“他”成为死囚后的梦幻感觉来表现的,从而使小说有了一种独特的深刻的艺术表现效果。 |
B.小说的结构非常独到,让古与今对应,使对现实生活中腐败现象的抨击找到了一个深度挖掘的切入点,这比一般写干部的腐化堕落要深刻得多。 |
C.“讳疾忌医”对蔡桓公来说送了命,对小说中所写的腐败者来说是敲响了警钟:故,本文的主旨是:为官不为民办事,必然被历史和人民唾弃。 |
D.扁鹊是全文的线索与核心,他已经成了一种象征,他所想要医治蔡醒公的主要是身体之疾,而要医“他”的则是灵魂之疾,即为人为官之病。 |
E.小说中的“他”几次梦见扁鹊,这是他的灵魂从堕落到觉悟的过程,最后“他低下头来……”表明了“他”的灵魂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