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19世纪以来西方文学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 A.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盛行实际上反映了各阶层人士对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感到失望。 |
| B.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 |
| C.巴尔扎克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伟大代表,他的作品是《人间喜剧》。 |
| D.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最突出特点是集中表现自我。代表作有萧伯纳《苹果车》。 |
公元前399年,雅典民主法庭以不敬神和腐化青年的罪名判处哲学家苏格拉底死刑。他本可以通过承认错误,避免极刑,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雅典民主的形式导致了国家权力的滥用 |
| B.苏格拉底之死意味着希腊人违背了法治原则 |
| C.苏格拉底的“不敬神”源于他的哲学观念——“认识你自己” |
| D.表明了苏格拉底对思想自由的追求 |
恩格斯曾说:“(希腊人)无所不包的才能与活动,给他们保证了在人类发展史上为其他民族所不能企及的地位。”下列因素中不能说明希腊为“其他民族无法企及”的是
| A.城邦公民可以直接参与公共政治事务 |
| B.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之间贸易活动频繁 |
| C.拥有史诗、戏剧、哲学等世界文化珍品 |
| D.大规模的海外殖民活动 |
元代杂剧兴盛,作家众多,名剧迭出。下列关于元杂剧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杂剧是用北方流行的散曲曲调演唱,故又被称为北曲 |
| B.关汉卿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杂剧的代表作品 |
| C.杂剧的固定演出场所被称为“勾栏” |
| D.杂剧的发展受到了市民阶层的欢迎,但却遭到了统治阶级的排斥 |
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
| A.逐渐形象化 | B.逐渐多样化 | C.逐渐简约化 | D.逐渐国际化 |
某思想家曾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又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孔子“仁”和“礼”的学说 | B.庄子“齐物”的自由精神 |
| C.老子“小国寡民”的思想 | D.墨子“节用”、“兼爱”的主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