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政府为了克服不时干扰双边关系的历史问题,2006年起开展共同研究计划,各自派出10名历史学家,一起研究两千年来的中日关系。2010年1月30日,中日共同历史研究中方委员会在北京公布了《中日共同历史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中日学者对历史问题的认识有所接近。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学者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写道:“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6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中国史学家周一良在《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中说:“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以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
材料二:图17为出版于某年12月6日的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最醒目的是图画新闻“战争后旅顺的惨状”,该报记者以近三分之一版面描绘了日军侵占辽东、血洗旅顺、屠杀中国军民的场景,其暴行赫然纸上,让人怵目惊心。
材料三:西方学者写的《菊花与刀》,它认为日本文化“知耻而不知有罪感”,形成了日本的耻感文化。只有羞耻之别,没有善恶之分;不懂安心,只知心安,侵略无罪。耻感文化核心依然是天皇。近代历史上所有的侵略都是天皇号召、国民效忠参与下完成的,天皇不谢罪,个人绝不认罪;若天皇投降,全体臣服。
材料四:在二战结束50周年的时刻,我们愿向全世界所有在战争中的受难者,表示哀悼。我们回顾世界现代史上殖民统治和侵略的种种行为,我们承认过去进行这类行为和给其他国家公民特别是亚洲人民所造成的痛苦的事实,深表遗憾。我们作为国会议员,必须放弃我们对这场战争的不同观点,吸取教训,协助建设一个和平的国际社会。
——日本众议员1995年6月9日《终战决议》
材料五: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中国方面对此表示欢迎……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日本多次向中国派遣大规模使节船队的目的是什么?推动中日交往频繁的重要因素有哪些?(5分)
材料二中日本报纸《时事新报》报道的是中日的什么战争?根据材料三,说明为何日本军队在战争中对平民如此残忍地大开杀戒?(5分)
日本报纸《时事新报》的战地新闻报道的发现有何意义?(2分)
据材料四及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日本众议院1995年6月9日的《终战决议》为什么是错误的?(4分)
中日联合声明的签署有何重大意义?(2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俄国当时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第一阶段向革命第二阶段过渡……
——《四月提纲》
材料二 ……因此中央委员会认为,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并且业已成熟。中央委员
会建议各级党组织以此为指针,并从这一观点出发讨论和解决一切实际问题。
——《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中央委员会关于武装起义(1917.10.23)》
材料三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后,俄国工农最明确、最坚决地要求的和约,就是立即缔结
没有兼并……没有赔款的和约。
——《和平法令》
材料四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土地法令》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革命第一阶段”和“革命第二阶段”各是什么性质的革命?各自的主
要任务是什么?
(2)材料二中“武装起义是不可避免的”,此结论是怎样得出的?
(3)材料三、四反映了俄国人民当时的什么要求?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十月革命的爆发不是偶然的。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请结合第一次工
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有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1)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工业部门?(各举两例)
(2)两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不同的后果?(生产力方面、社会关系方面、国际格局方面)
(3)两次工业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一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是我国根据中国自己的情况提出来的……
实现国家统一是民族的愿望,一百年不统一,一千年也要统一的。……我们采取“一个国家,
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
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材料三《海峡两岸亲人见面》的图片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依据。这种政治构想在我国已有什么成功的
实践范例?
(2)据材料二,说明造成诗人离愁别绪的历史原因,目前影响最终消除诗人离愁别绪的因
素有哪些?
(3)联系材料二、三,你有何认识?
(29分)近代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有力保障。请根据下面的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王仍然是国家的主人,但是已经不理国家大事了。”
材料二 人们把他弥留之际交给华盛顿夫人的遗嘱打开之后发现,那份遗嘱是他在七月
份亲自仔细拟好的,在头几条中有一条规定,要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解放他家中的奴隶。
——《华盛顿传》
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的
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
——N·佩弗《远东》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的何种政体形式?该形式是通过哪一
个重要文献加以确立的?(6分)
(2)根据材料二,华盛顿作为总统,为什么不能解放全国的奴隶?当时该国的政体形式如
何?(6分)
(3)美国政体在我国历史上留下过怎样的痕迹?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
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6分)
仔细阅读下列图片后,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一名中央政府官员,当时你能够耳闻目睹的秦始皇加强
皇权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简要概括唐太宗时期强化皇权的措施及特点。
(3)假如你是生活在伯利克里时期的雅典公民,你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有亲身的感受,为了
鼓励公民参政,邀请公民观看戏剧,当政者采取了什么措施?
(4)图三和图四所示君主基本上生活在同一时代,此时两国政治体制最根本的相似点是什
么?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查士丁尼为后世留下的最深远的文明遗产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