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将同一品种玉米苗置于25℃条件下培养,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
⑴与D点相比,B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因素是 ,C点条件下限制玉米CO2吸收量的主要因素是
⑵实验结果表明,在 的条件下施肥效果明显,除本实验所涉及的因素外,从增加光合面积的角度考虑,采取 措施能提高玉米的光能利用率。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Ⅰ.最新研究发现,乙酰胆碱(神经递质)作用于骨骼肌细胞,可引起收缩;作用于心肌细胞,可以降低收缩频率。回答下列问题。
(1) 反射弧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中,神经纤维膜外电流方向与神经冲动的传导方向(相同/相反)。题中所述乙酰胆碱是在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中间神经/传出神经)
细胞内合成的。
(2)免疫系统除了具有防卫功能之外,还有功能。免疫功能一旦失调就会失去稳态,重症肌无力是病,其病因主要是患者体内产生的抗体与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临床上可采用切除胸腺来治疗重度患者,其原因是切除胸腺使_______细胞不能生成,___________(物质)不能产生,从而减少相应抗体的产生。
Ⅱ.(1)下列生理活动与下丘脑作用有关的是(多选)
①血糖调节②体温调节③水盐平衡的调节④生物节律的控制
(2)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微量高效、和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从一个自然果蝇种群中选出一部分未交配过的灰色和黄色两种体色的果蝇,两种体色果蝇数量相等,每种体色果蝇雌雄各半。已知灰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有果蝇均能正常生活,性状的分离符合遗传基本定律。回答下列问题。
(1)种群中的个体通过繁殖将各自的传递给后代。
(2)已知受精卵中的细胞质几乎全部来自卵细胞。为确定某性状由细胞核基因决定,还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可采用的杂交方法是。
(3)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如果控制体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该种群中控制体色的基因型有种。
(4)现用两个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黄色雌蝇×灰色雄蝇,只做一代杂交试验,每个杂交组合选用多对果蝇。根据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可能出现的性状,可以推测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在染色体上的情况。
①如果两个杂交组合的子一代中都是黄色个体多于灰色个体,并且体色的遗传_______,则黄色为显性,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如果在杂交组合黄色雌蝇×灰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在杂交组合灰色雌蝇×黄色雄蝇中,子一代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灰色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萌发的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的含量会显著增高。α-淀粉酶不耐酸、较耐热,在pH为3.6、0℃下可迅速失活,而β-淀粉酶耐酸、不耐热,在70℃条件下15 min后失活。根据它们的这种特性,可分别测定一种酶的催化效率。某实验小组进行了“提取小麦种子中α-淀粉酶并测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最适温度”的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萌发3天的小麦种子(芽长约1 cm)。
主要试剂及仪器: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碘液、蒸馏水、石英砂、恒温水浴锅等。
实验步骤:
步骤一:制备酶溶液。
步骤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出后冷却。
步骤三:取6支干净的、体积相同并具刻度的试管依次编号,按下表要求加入试剂,再观察各试管内的颜色变化。(注:+表示溶液变蓝色,-表示溶液不变色)
试管编号 |
1 |
2 |
3 |
4 |
5 |
6 |
5%的可溶性淀粉溶液(mL) |
8 |
8 |
8 |
8 |
8 |
8 |
恒温水浴5 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加入处理后的酶液 |
1 |
1 |
1 |
1 |
1 |
1 |
恒温水浴5 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液混合,振荡后恒温水浴5 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00℃ |
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 |
+++ |
++ |
+ |
- |
++ |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选用萌发的小麦种子提取酶液的主要理由是。
(2)步骤二的具体操作是。
(3)加入碘液,振荡后观察颜色变化,发现试管4中碘液不变色,能否据此推断α-淀
粉酶的最适合温度一定是60℃?。理由是
。
该实验中能否选用斐林试剂检测实验结果?。理由是
。
(4)若要进一步研究小麦种子中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则需获得β-淀粉酶保持活性而
α-淀粉酶失活的酶溶液。请简要写出制备该种酶溶液的方法。
资料表明:小麦种子发芽时,胚产生的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的合成。其主要机理可能是。
图1表示某细菌的质粒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图2表示目的基因所在的DNA中相关限制酶的切割位点。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用SmaⅠ限制酶处理图1所示的一个质粒会得到种DNA片段,会增加
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2)在实际操作中,最好选用 (填限制酶名称)同时切割质粒和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其优点是能避免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片段发生自身环化或任意连接,以及便于筛选需要。一个目的基因通过PCR技术扩增第n次,需要
个引物。
(3)为了筛选获得含有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实验人员首先将经转化处理过的大肠杆菌接种在含 (抗生素)的培养基甲中,然后用影印法将该培养基上的菌落按原来的方向印在含
(抗生素)培养基乙上,以筛选获得含重组质粒的细菌。含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两种培养基的生长情况是
。
经检测:在上述导入了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菌株中,目的基因正常转录形成了mRNA,但其所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却并不具有生物活性,最可能的原因是。
下表中甲、乙分别是分离两种土壤中微生物的培养基的配方,回答下列问题:
(1)从作用上看,甲培养基属于,其中能提供氮源的物质是
。为了进一步鉴定分离得到的菌种确实是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可在另一个与上述成分相同的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来判断。
(2)为了判断甲培养基是否具有筛选作用,应在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接种等量的相应浓度的土壤稀释液,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则证明该培养基具有筛选作用。
(3)如果将B配制成固体培养基,则在培养基上长出的菌落(是/否)都能分解纤维素,理由是
。该培养基的主要作用是
。
(4)为了计数微生物的数量,接种时应采用法,一位同学在4个平板培养基上分别接种稀释倍数为106的土壤样液0.1mL,培养后菌落数分别为180、155、176、129个,则每毫升原土壤样液中上述微生物数量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