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明末清初,在社会发展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家。据此回答26~30题。
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强调工商皆本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 B.君主批判思想
C.自由平等思想 D.重农抑商思想

韩非主张建立君主专制,而黄宗羲则抨击君主专制,根据他们各自所处的历史时期,正确的评价是

A.都是片面的
B.都是进步的
C.其局限性决定他们的思想都未对历史的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D.由于他们都属于封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其主张的实质都是维护地主阶级统治

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依据此言论,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明清时期产生反封建民主思想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 B.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C.封建制度的渐趋衰弱 D.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20世纪60年代,我国提出了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构想中,农业地位明显上升,原先作为基础和重点的工业化被排在农业现代化之后而居第二位。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三面红旗”导致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B.“人民公社会化”运动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C.苏联撤走全部在华专家导致重工业发展滞后
D.“文化大革命”爆发造成国家经济政策混乱

阅读下图《我国城镇人口数的变化情况》,对此解读错误的是()

A.A—B点人口增长主要因为国内相对和平与“一五”计划推动
B.B—C点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C.国家动乱与国民经济严重困难导致C—D点城镇人口大幅减少
D.E—F点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方针政策的调整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

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1956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

下表是某时期我国翻译外来著作情况简表,其最有可能出现于()

类别
翻译人员所占比例
翻译俄文书籍比例
工程技术
58%
38%——45%
人文与社会
14%


A.1949——1956B.1956——1966
C.1966——1976D.1976——1984

鲍盛刚在《中国崛起与中国模式》提出:“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前者是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的 氧气面罩,后者是给社会主义加上一个­­------的 发动机,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材料中两处划线部分分别为 ()

A.市场经济政府干预
B.市场经济市场经济
C.政府干预政府干预
D.政府干预市场经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