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
《焚书·答耿中丞》说:“夫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若必待取足于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故为愿学孔子之说者,乃孟子自所以止于孟子,仆方痛撼其非夫,而公谓我愿之欤?”李贽此话的含义主要是
A.肯定人皆有独立思考的权利 | B.批判摧残人性的孔子思想 |
C.揭露古代道学家们虚假面目 | D.主张亲身实践并学以致用 |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 B.“发明本心” |
C.“知行合一” | D.“致良知” |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位哲学家的学说,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取名“知行”。据此判断陶先生推崇的哲学家是
A.程颐 | B.朱熹 |
C.陆九渊 | D.王阳明 |
江都(今扬州)王刘非是汉武帝的同父异母兄,骄横好胜。汉武帝为教育、引导刘非,任命董仲舒为江都相。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董仲舒用以引导刘非的学说主要是
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
C.“其(君)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足以贼民者,天夺之” |
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
苏州古典园林素有“不出城廊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艺术境界,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下列与苏州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
A.万物皆备于我 |
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D.从天而颂之,孰与知天命而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