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在《为历史学辩护》中说:“各时代的统一性是如此紧密,古今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对现实的曲解必定源于对历史的无知;而对现实一无所知的人,要了解历史也必定是徒劳无功的。”布洛赫在此强调的是
A.鉴往知来 | B.以古讽今 |
C.厚今薄古 | D.贯通古今 |
地区建置沿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下面四张地图反映了湖南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属行政区划的沿革状况(注:划了椭圆的标记),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④③ | B.①④②③ | C.②①④③ | D.④①③② |
宋代民谚称“苏湖熟天下足”,明代中后期则称“湖广熟天下足”,民谚的变化实际上折射了
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 | B.江浙地区的经济衰退 |
C.江浙经济结构的变动 | D.湖广经济超越了江浙 |
嘉庆二十二年,清廷谕令皖、浙、闽三省巡抚,“所有贩茶赴粤之商人……水禁出洋贩运”,“别经发觉……除将守口员弁严参外,并将该巡抚惩处不贷”。“谕令”所体现的经济观总受到时人批评,其批评依据合理的是
A.茶叶出口可缓解国内市场压力 | B.参与交流以推动制定经贸规则 |
C.贸易保护并不能消除市场竞争 | D.发展外贸可适当增加财政收入 |
18~19世纪,欧洲、美国的浪漫主义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
A.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 B.对科技发展的期盼 |
C.对自然王国的理性描绘 | 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
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指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依据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
C.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冲突 | D.不轻易动武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