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虞诩字升卿,陈国武平人也。早孤,孝养祖母。县举顺孙,国相奇之,欲以为吏。诩辞曰:“祖母九十,非诩不养。”相乃止。后祖母终,服阕,辟太尉李脩府,拜郎中。
后羌寇武都,邓太后以诩有将帅之略,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羌乃率众数千,遮诩于陈仓、崤谷,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羌不敢逼。或问曰:“孙膑减灶而君增之。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戒不虞,而今日且二百里。何也?”诩曰:“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虏见吾灶日增,必谓郡兵来迎。众多行速,必惮追我。孙膑见弱,吾今示强,势有不同故也。”
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伤杀。明日悉陈其兵众,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羌不知其数,更相恐动。诩计贼当退,乃潜遣五百余人于浅水设伏,候其走路。虏果大奔,因掩击,大破之,斩获甚众,贼由是败散,南入益州。诩乃占相地势,筑营壁百八十所,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先是运道艰险,舟车不通,驴马负载,僦五致一。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节选自《后汉书》)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项是( )
A.后羌寇武都寇:进犯 |
B.诩因出城奋击因:趁机 |
C.以戒不虞戒:防备 |
D.诩计贼当退计:谋划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多行速,必惮追我。 | B.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 |
C.明日悉陈其兵众 | D.贸易衣服,回转数周。 |
下列各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虞诩有“将帅之略”的一组是( )
①迁武都太守,引见嘉德殿,厚加赏赐②令吏士各作两灶,日增倍之③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④令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贸易衣服,回转数周。⑤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⑥招还流亡,假赈贫人,郡遂以安。
A.②③④ | B.①⑤⑥ | C.②③⑤ | D.①③④ |
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邓太后升迁虞诩的官职,并接见赏赐他,表现了邓太后的知人善任。 |
B.虞诩在理论上懂得活用战例,在实战中能以少胜多,的的确确有“将帅之略”。 |
C.虞诩把自己的兵力完全暴露在后羌人面前,这种做法虽有迷惑敌方的作用,但其实是一种冒险之举。 |
D.虞诩在治理武都郡的时候发展了武都郡的经济,表现了他出众的管理才能。 |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诩即停军不进,而宣言上书请兵,须到当发。
(2) 虏众多,吾兵少。徐行则易为所及,速进则彼所不测。
吾母姓钟氏
吾母姓钟氏,十八归先府君。府君任侠好客,乐施与,散数千金,囊箧萧然,宾从辄满座。吾母脱簪珥,治酒浆,盘罍间未尝有俭色。越二载,生铨,家益落。府君由是计复游燕赵间,而归吾母及铨寄食外祖家。先外祖长身白髯,喜饮酒,酒酣,辄大声吟所作诗,令吾母指其疵。每指一字,先外祖则满引一觥,数指之后,乃陶然捋须大笑,举觞自呼曰:“不意阿丈乃有此女!”记母教铨时,组绣绩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鸡鸣卧焉。庚戌,外祖母病且笃,母侍之,凡汤药饮食,必母亲尝之而后进。外祖母濒危,泣曰:“女本弱,今劳瘁过诸兄,惫矣。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其善诱之!”语迄而卒。十岁,父归。越一载,复携母及铨,偕游燕秦赵魏齐梁吴楚间。先府君苟有过,母必正色婉言规。或怒不听,则屏息,俟怒少解,复力争(zhēng)之,听而后止。先府君每决大狱,母辄携儿立席前,曰:“幸以此儿为念!”府君数颔之。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
(节选自蒋示铨《〈鸡鸣夜课图〉记》)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十八归先府君归:回到。 |
B.盘罍间未尝有俭色俭色:不丰满的情况。 |
C.鸡鸣卧焉鸡鸣:鸡叫天明。 |
D.复力争之争:争论。 |
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不意阿丈乃有此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 B.我何以见汝父/杀一老卒,何甲也 |
C.令吾母指其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 D.必母亲尝之而后进/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褥 |
以上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母亲贤良美德的一组是()3分
①吾母脱簪珥,治酒浆。②令吾母指其疵。
③不意阿丈乃有此女。④凡汤药饮食,必亲尝之而后进。
⑤俟怒少解,复力争之。⑥训以纺绩织经事。
A.①③⑤ | B.②⑤⑥ | C.②③④ | D.①④⑥ |
下列对原文的评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叙了母亲平凡而辛勤的事迹,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怀念。 |
B.文中所写母亲对父母孝,对子女慈,相夫教子等,虽然都属于传统道德的范围,但仍具有现实意义。 |
C.本文作者叙述母亲诸多琐事,用铺叙手法,再加上一些感情浓烈的语辞,因而对母亲的赞美和热爱极为具体化。 |
D.文中细节描写不多,但有点睛之妙,如外祖父的得意,母亲的聪颖,以及父女间融洽的亲情, 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
用“/” 给文中划……的句子断句。
又十载归卜居于鄱阳铨年且二十明年娶张氏母女视之训以纺绩织纴事一如教儿时。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儿及此不学,我何以见汝父?
②他日婿归,为言我死无恨,恨不见女子成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煜字重光,初名从嘉,景第六子也。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自太子冀已上,五子皆早亡,煜以次封吴王。建隆二年,景迁南都,立煜为太子,留监国。景卒,煜嗣立于金陵。大赦境内。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三年,泉州留从效卒。景之称臣于周也,从效亦奉表贡献于京师,世宗以景故,不纳。从效闻景迁洪州,惧以为袭己,遣其子绍基纳贡于金陵,而从效病卒,泉人因并送其族于金陵,推立副使张汉思。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乾德二年,始用铁钱,民间多藏匿旧钱,旧钱益少,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拜韩熙载中书侍郎、勤政殿学士。封长子仲遇清源公,次子仲仪宣城公。
五年,命两省侍郎、给事中、中书舍人、集贤勤政殿学士,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煜尝以熙载尽忠,能直言,欲用为相,而熙载后房妓妾数十人,多出外舍私侍宾客,煜以此难之,左授熙载右庶子,分司南都。熙载尽斥诸妓,单车上道,煜喜留之,复其位。已而诸妓稍稍复还,煜曰:“吾无如之何矣!”是岁,熙载卒,煜叹曰:“吾终不得熙载为相也。”欲以平章事赠之,问前世有此比否,群臣对曰:“昔刘穆之赠开府仪同三司。”遂赠熙载平章事。熙载,北海将家子也,初与李谷相善。明宗时,熙载南奔吴,谷送至正阳,酒酣临诀,熙载谓谷曰:“江左用吾为相,当长驱以定中原。”谷曰:“中国用吾为相,取江南如探囊中物尔。”及周师之征淮也,命谷为将,以取淮南,而熙载不能有所为也。
开宝四年,煜遣其弟韩王从善朝京师,遂留不遣。煜手疏求从善还国,太祖皇帝不许。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王师南征,煜遣徐铉、周惟简等奉表朝廷求缓师,不答。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九年,煜俘至京师,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其后事具国史。
(节选自《新五代史·南唐世家》作者欧阳修)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世宗以景故,不纳纳:接受 | B.八年十二月,王师克金陵克:完成 |
C.善属文,工书画工:擅长 | D.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赦:赦免 |
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煜勤于政务的一组是()
①汉思老不任事,州人陈洪进逐之,自称留后,煜即以洪进为节度使。
②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
③分夕于光政殿宿直,煜引与谈论。
④商贾多以十铁钱易一铜钱出境,官不可禁,煜因下令以一当十。
⑤七年,太祖皇帝遣使诏煜赴阙,煜称疾不行。
⑥太祖赦之,封煜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A.②③⑥ | B.①⑤⑥ | C.②④⑤ | D.①③④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煜为人仁而且孝,有很高的文学造诣。他额头很宽,前齿两个并成一个,有一只眼睛两个瞳人。因为他的五个哥哥都早死,李煜幸运地被封为吴王。 |
B.李煜向周朝称臣的时候,留从效也奏表章贡品献到京师,宋世宗不接受。留从效怕李景来袭击,于是派他儿子留绍基到金陵去纳贡,而留从效已病死,泉州人将他的族人一并送到金陵,另推立副使张汉思。 |
C.在乾德二年时,开始使用铁钱,民间多私藏旧钱,旧钱更加少了,商人很多用十个铁钱换一个铜钱带出州境,官家无法禁止,李煜因此下令以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用,客观上有利于商业流通。 |
D.李煜曾因韩熙载尽忠,能率直说真话,想起用为宰相,而韩照载后房有侍妾数十人,李煜因此觉得难以为相,于是降而授予韩熙载右庶于之职,分司南都。后韩熙载将众妓女尽行斥逐,李煜很高兴,恢复他的职位。但韩熙载反复无常,李煜最终没让韩熙载为宰相。 |
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遣中书侍郎冯延鲁修贡于朝廷,令诸司四品已下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
译文:
(2)煜尝怏怏以国蹙为忧,日与臣下酣宴,愁思悲歌不已。
译文:
阅读材料,完成题。(10分)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 太 史 公 疑 子 房 以 为 魁 梧 奇 伟 而 其 状 貌 乃 如 妇 人 女 子 不 称 其 志 气 呜 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选自苏轼《留侯论》)语段中的“高祖”“淮阴”分别是指谁?
“高祖”“淮阴” 作者认为,子房在楚汉战争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宁波袁太守,故明之循吏也。有二客昆季①,长曰钟鼒,次曰钟鼐,举司衙务,人皆以大小钟别之。方公为某县令,大钟即从公。及公历任丞、牧,小钟适来省兄,见其醇谨,亦留之。公任之如左右手,两人事公以忠,待人以礼,苞苴②不行于冷面,关说③莫移其刚肠。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时郡中有疑狱,久而不决,公将揭宰而不忍,因谋之于大钟。对曰:“士人攻苦十年,始克出宰百里。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请公予鼒旬日限,或可以白。”公知其侠且才,笑而许之。大钟故多髭,虑人识之,乃截须拔眉,衣敝衣,乘昏出署,变姓名为人佣。未及期,果得其奸状。盖邑有豪家,素习强横,以其居近清溪,托言凿池,引水入囿,凡奴仆及佃人有不适意者,辄生而纳之沟中。既毙而后弃之溪内,急流迅下,瞬息数十里,人因莫测其致死之由,毙者且不一人矣。
一日,主私美婢,主妻见而怒。乘主外出,挞之无算,亦如其法淹毙之,遽投诸清流。邑人见尸,投首于宰。宰验之有伤,无敢判为自溺。且系外乡人,绝无尸亲,因榜于通衢,而行路皆知。于是前所受害诸家,咸疑死者之不明,群起赴诉。又不知婢出豪家,莫敢指为怨府。豪益自得,所为愈暴,而狱更经年不决。幸大钟见及于此,出署即投豪家,以金赂其左右,为之先容,使为粪除之隶。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遁归告公,公以他事命役驰召婢家。既至,躬亲听讼。婢之冤雪,众之死遂可类推,豪因尽伏其罪。案定,公以功归宰。宰得无患,深感大钟之德,馈以百金,义不受。
(选自《萤窗异草》),有删改)
【注】①昆季,兄弟。长为昆,幼为季。②苞苴(bāo jū),指贿赂。 ③关说,代人陈说,从中给人说好话。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钟适来省兄适:到达 |
B.时郡中有疑狱狱:案件 |
C.亦如其法淹毙之如:按照 |
D.而狱更经年不决经年:多年 |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钟鼒“侠”“才”的一组是()
①苞苴不行于冷面②公将揭宰而不忍
③变姓名为人佣④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
⑤以金赂其左右⑥馈以百金,义不受
A.①③⑤ | B.②④⑥ | C.①②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鼒、钟鼐兄弟二人因为忠心正直而得到袁太守的信任,袁太守把他们看做是与自己关系最亲密的人。 |
B.袁太守因疑案难决准备撤掉负责案件的县令的职务,但却于心不忍,于是征求大钟的意见,大钟不同意撤掉县令并主动要求查清案件的真相。 |
C.大钟为调查案件,乔装打扮,以仆人的身份深入豪绅家中,通过与豪绅家中小孩的谈话,巧妙地摸清了事件的真相。 |
D.大钟在豪绅家中弄清情况后,逃回官署,借口别的事情派遣差役快速召来女婢的家人,终于使女婢的冤屈得以昭雪。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公虽未以宾礼待之,而置腹推心,不啻骨肉,僚友咸庆公得人。
(2)某令非无才者,但事属暧昧,仓卒难明论。
(3)暇与豪家群儿戏,诱之使言,遂如犀烛,并悉婢之姓氏由来。
赵璜,字廷实。少从父之官,坠江中不死。稍长,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登弘治三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出为济南知府。猾吏舞文,积岁为蠹。璜择愿民教之律令,得通习者二十余人,逐吏而代之。汉庶人①牧场久籍于官,募民佃。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阅七年,政绩大著。正德初,擢顺天府丞,未上,刘瑾恶璜,坐巡抚朱钦事,逮下诏狱,除名。瑾诛,复职。迁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寻调山东。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番僧乞征以充斋粮,帝许之,璜力争得免。曲阜为贼破,阙里林庙在旷野,璜请移县就阙里,从之。擢工部右侍郎,总理河道。以边警改理畿辅②戎备。事定,命振顺天诸府饥,还佐部事。
世宗即位,进左侍郎,掌部事。裁宦官赐葬费及御用监料价,革内府酒醋面局岁征铁砖价银岁巨万。嘉靖元年进尚书。刘谨创玄明宫,糜财数十万,瑾死,奸人献为皇庄。帝即位,斥以予民,既而中旨令③仍旧。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会方修仁寿、清宁宫,费不继。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可无累民,帝可之。诏营后父陈万言第,估工值六十万,璜持之。万言诉于帝,下郎中、员外二人诏狱。璜言:“二臣无与,乞罪臣。”帝不听。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二人获释,工价亦大减。诏建玉德殿,景福、安喜二宫,璜请俟仁寿宫成,徐议其事,帝不许。顷之,以灾异申前请,帝始从之,并罢仁寿役。
璜为尚书六年,值帝初政,锐意厘剔,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璜素与秦金齐名,考察自陈,与金俱致仕。廷臣乞留,不许,驰驿给夫廪如故事。璜有干局,多智虑。事棼错,他人相顾愕眙,璜立办。既去,人争荐之。十一年召复故官,未上卒。赠太子太保,谥庄靖。
(节选自《明史·赵璜传》)
[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照。②畿辅:国都附近的地方。③中旨令:皇帝自宫廷发出的亲笔命令。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庶人牧场久籍于官籍:登记 |
B.坐巡抚朱钦事坐:因……受牵连 |
C.诏营后父陈万言第第:府第宅院 |
D.中官不敢挠,故得举其职举:被举荐 |
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赵璜体恤民生的一组是
①行道上,得遗金,悉还其主②德王府奏乞之,璜勘还之民
③河滩地数百里,赋流民垦而除其租④璜言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
⑤璜因请与石景山诸房舍并斥卖以资用⑥二臣无与,乞罪臣
A.①②⑤ | B.①④⑥ | C.②③⑤ | D.③④⑥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璜治理政务政绩卓出。任职济南时不畏权贵,保住了农户租种的牧场土地。 |
B.赵璜恪尽职守。担任左侍郎时能大胆裁减内廷开支,缩减皇室工程的造价。 |
C.赵璜没有听从朝廷大臣的意见,依然辞职,但朝廷对他的车马供应仍按旧例。 |
D.赵璜有才干,在他人为纷乱错杂的事件观望惊讶时,他能立即找到处理的办法。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诏下数月而忽更,示天下不信,帝即报许。
(2)其后论救踵至,万言不自安,再请贷。
(3)后论执不已,诸权幸嫉者众,帝意亦浸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