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钟”实验中,3I-+S2O8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c(I-) mol/L |
0.040 |
0.080 |
0.080 |
0.160 |
0.160 |
c(SO42-) mol/L |
0.040 |
0.040 |
0.080 |
0.020 |
0.040 |
t /s |
88.0 |
44.0 |
22.0 |
44.0 |
t2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
B.显色时间t2=44.0s |
C.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22.0s |
D.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是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
等质量的铁、锌、铝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由多到少的顺序为()
A 铁、锌、铝B 锌、铁、铝C 铝、铁、锌D铝、锌、铁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铁、铝反应,按上述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是()
A 1:1 B 1:3 C 98:73 D 73:49
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铁、铝反应,按上述顺序得到氢气的质量比是()
A 1:1:3 B 2:2:3 C 1:1:1 D 1:1:2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与
溶液反应:
↓
|
B. |
溶液吸收
气体:
↓
|
C. |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浓氨水:
|
D. |
等体积、等浓度的 稀溶液与 稀溶液混合: |
A.1∶3 | B.1∶5 | C.3∶1 | D.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