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 B.李贽 C.陆九渊 D.黄宗羲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 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
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拉尔夫在《世界文明史》一书中指出:“元代戏曲的地位提高,成为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部分原因是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材料反映了

A.科举制的发展推动了元曲地位提高
B.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起源阶段
C.元曲符合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是元曲繁荣的根本原因

旗袍源于满族妇女服装。20世纪20年代初,流行于上海等地社会上层妇女。当时有人撰文指出:“近来海上女界旗袍盛行……惟旗袍之名,若有宗社党(满清贵族组成的秘密团体)之臭味……故我以为袍可着,惟不可以以旗名。无以,其改称为暖袍乎!”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①具有狭隘的民族主义色彩②民主共和观念传播
③文明开化之风流行④新旧观念激烈碰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刘新利《欧洲文艺复兴史•宗教卷》在评论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时说:“原本只是那个时代教会改革呼声中的一声……就像一个在黑暗森林中行走的小孩,他划着一支 火柴本来是为了看清脚下的路,却点燃了整 片森林。”这说明德意志宗教改革是

A.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 B.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分离
C.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冲突 D.革命性与妥协性的平衡

蒋百里在《欧洲文艺复兴史》中说,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同流而异趋”、“二者在智识范围内为兄弟,在道德范围内为仇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在方法上二者都大力主张借古变今
B.异趋指二者对古代文化的态度不同
C.同流指二者都带有复古运动的色
D.在评价体系上二者对教廷褒贬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