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所示装置中,甲、乙、丙三个烧杯依次分别盛放100g 5.00%的NaOH溶液、足量的CuSO4溶液和100g 10.00%的K2SO4溶液,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1)接通电源,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丙中K2SO4浓度为10.47%,乙中c电极质量增加。据此回答问题:

①电源的N端为   极;
②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③列式计算电极b上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      
④电极c的质量变化是        g;
⑤电解前后各溶液的酸、碱性大小是否发生变化,简述其原因:
甲溶液         ;乙溶液           ;丙溶液          
(2)如果电解过程中铜全部析出,此时电解能否继续进行,为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含A元素的一种单质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含A元素的一种化合物C可用于制造高性能的现代通讯材料——光导纤维,C与烧碱反应生成含A元素的化合物D.
(1)与A同族但相对原子质量比A小的元素B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C与氢氟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将C与纯碱混合高温熔融时反应生成D,同时还生成B的最高价氧化物E;将全部的E与全部的D在足量的水中混合后,生成了含A的化合物F.
①生成D和F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②要将纯碱高温熔化,下列坩埚中可选用的是
A.普通玻璃坩埚B.石英玻璃坩埚 C.氧化铝坩埚 D.铁坩埚.

1.52g 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50mL 密度为1.40 g/mL、质量分数为63%的浓硝酸中,得到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1120 mL(标准状况),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 mol/L NaOH溶液,当金属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 g沉淀。则
(1)该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____
(2)该浓硝酸中H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_____mol/L
(3)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NO2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
(4)得到2.54 g沉淀时,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

下表中列出了五种短周期元素A、B、C、D、E的信息,请推断后作答:

元素
有关信息
A
元素主要化合价为-2,原子半径为0.074nm
B
所在主族序数与所在周期序数之差为4,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
C
原子半径为0.102nm,其单质在A的单质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按1:1电离出电子数相等(10个电子)的阴阳离子
E
原子半径为0.075nm,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与其氢化物组成一种盐X

(1)写出A、E两种元素符号
(2)画出B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写出D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电子式:
(3)盐X水溶液显 (选填“酸”、“碱”或“中”)性,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4)D2CA3的溶液与B的单质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已知E元素的某种氢化物Y与A2的摩尔质量相同,Y在常温下为液态,Y的化学式为 ,Y所含的化学键为
(a)极性键 (b)非极性键 (c)离子键

100mL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H4+、Mg2+、Al3+、Fe3+、CO32、SO42、NO3中的几种.①若加入锌粒,会产生H2;②若加入NaOH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且产生的沉淀量与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1)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有 ,一定不含有的离子有
(2)C→D的离子方程式为
(3)由A→B及C→D段有关数据可计算出的某两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mol•L﹣1 mol•L﹣1

X、Y、Z、Q、W、R六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化合物甲由X、Z、Q三种元素组成,常温下0.1 mol/L甲溶液的pH=13。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QR溶液生成甲;化合物乙由X、R两种元素组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Q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
(2)Y元素的单质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则Y元素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在甲溶液中通入足量YZ2气体,所得溶液呈碱性,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和必要的文字说明)。
(3)W的单质既能与甲溶液反应,又能与乙溶液反应。
①常温下,将W的单质和甲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②Q、W两种元素金属性的强弱为Q________W(填“<”或“>”),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Q单质的熔点比W单质的低
b.W的原子序数大
c.Q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