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中a、b为某地不同日期的“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北京时间为18:40时,太阳位于R或P点。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说法,正解的是
| A.当地适合种植葡萄、柑橘、油橄榄 | B.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
| C.具有雨热同期的气候优势 | D.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 |
当太阳视运动路线如图中曲线a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南、北印度洋的洋流均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 B.该地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
| C.该地的昼长为14小时48分钟 | D.太阳直射点一定向南移动 |
当太阳视运动路线如图中曲线b所示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的范围将要增加 |
| B.全球各地不都是地方时6时看到太阳日出 |
| C.伦敦的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小 |
| D.莫斯科的白昼时间比北京长 |
下图为公路运输网,小圆圈表示公交站点,标注的数字表示该段公路上单位时间内可以通过的最大车流量;假设M站的车流量只来自于N,回答24-25题。
到达M的最大车流量为
| A.26 | B.24 | C.20 | D.19 |
如想提高车流量,投资最少的办法是
| A.提高车速 |
| B.在M、N上之间新修公路 |
| C.拓宽12车流量的公路 |
| D.拓宽3、4、5车流量的公路 |
以交通最优原则建立的商业街分布在
| A.城市内交通干道的沿线 |
| B.城市交通通达度最高的集合中心处 |
| C.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 |
| D.居民小区内 |
下列关于不同类型地区商业网点密度的比较,一般能成立的是
| A.平原大于山区 | B.热带大于温带 |
| C.城市小于农村 | D.内地大于沿海 |
读“某类工业的收益与费用变化曲线图”,回答20—21题。
图中适宜该类工业布局的区域范围是
| A.OM | B.MN | C.MP | D.PQ |
影响该工业空间费用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地租、运费 | B.地租、原料成本 |
| C.工资、市场距离 | D.运费、原料成本 |
工业区位选择受原料产地的制约性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 B.运输条件和生产工艺的改进 |
|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求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