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
Cu2O是一种碱性氧化物, 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1:红色粉末是Fe2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再滴加 KSCN 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
(2)若滴加 KSCN 试剂后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原固体粉末中一定不含三氧化二铁。你认为这种说法合理吗? 。
(3)若固体粉末完全溶解无固体存在, 滴加 KSCN 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 则证明原固体粉末是 ,写出所有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探究延伸
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4)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 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 b > 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
(5)实验小组欲利用该红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胆矶 (CuSO4 . 5H2O)。经查阅资料得知,在溶液中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而使Cu2 +、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 如下:
物质 |
Cu(OH)2 |
Fe(OH)2 |
Fe(OH)3 |
开始沉淀pH |
6.0 |
7.5 |
1.4 |
沉淀完全pH |
13 |
14 |
3.7 |
实验室有下列试剂可供选择:
A.氯水 | B.H2O2 | C.NaOH | D.Cu2(OH)2CO3 |
实验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
试剂1为 ,试剂2为 (填字母序号);固体x的化学式是 。
t℃时,将3molA和1molB气体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恒容),发生如下反应:
3A(g)+ B(g ) xC(g),2min 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温度保持不变),剩余0.8 molB,C的浓度为0.4mol·L-1,请填空:
⑴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以B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⑵x=
⑶若继续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通入适量氦气(假设氦气和A、B、C都不反应)后,原化学平衡________(填字母)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不移动 D.无法判断
⑷若向原平衡混合物的容器中再充入3molA和1molB,在t℃时达到新的平衡,此时B的物质的量为n(B)______1.6mol。(填“>”、“<”、或“=”)
⑸如果将amolA、bmolB、cmolC在相同温度和容器中进行反应,欲使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浓度分数与原平衡相等,起始加入的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n(A)、n(B)、n(C)之间应该满足的等量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与c及b及c的关系式)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
⑴准确称取烧碱样品4.100g,将样品配成250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小烧杯、量筒、玻璃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仪器)
⑵取10.00mL待测液,用__________量取注入锥形瓶中。(填仪器)
⑶用0.2010mol/L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__________,右手__________,两眼注视__________,直到滴定终点。
(4)根据下列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__________。
滴定次数 |
待测液体积/mL |
标准盐酸体积/mL |
|
滴定前读数(mL) |
滴定后读数(mL) |
||
第一次 |
10.00 |
0.50 |
20.52 |
第二次 |
10.00 |
4.00 |
23.08 |
第三次 |
10.00 |
4.20 |
26.70 |
⑸根据上述测定数据,分析得到合理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__________。
⑴在25℃条件下将pH=11的氨水稀释100倍后溶液的pH为(填序号)____。
A.9 B.13 C.11~13之间 D.9~11之间
⑵25℃时,向0.1mol/L的氨水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当固体溶解后,测得溶液pH减小,主要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氨水与氯化铵发生化学反应
B.氯化铵溶液水解显酸性,增加了c(H+)
C.氯化铵溶于水,电离出大量铵离子,抑制了氨水的电离,使c(OH―)减小
⑶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OH-、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是,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选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是。
已知水在25 ℃和95 ℃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右图所示:
⑴则25 ℃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 ___(填“A”或“B”),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
⑵95 ℃时PH=2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 ______。
⑶25 ℃时,将pH=9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7,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 _________。
⑷25 ℃时,若10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_____。
⑸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原因:。
⑹95 ℃时,某氨水与氯化铵的混合溶液的PH=7,则c(NH4+)______c(Cl-)(填“>”、“<”、或“=”)
在一定温度下,冰醋酸(即纯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如下图所示,则:
⑴“O”点导电能力为0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_________(偏大、偏小或不变)
⑶比较a、b、c三点的下列数据大小或等量关系:(如a>b>c、c=a>b、a=b=c等)
①pH:__________;
②醋酸的电离度:_________;
③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__________;
④a、b、c三点溶液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___________。
⑷若使c点溶液中c(CH3COO―)增大,c(H+)减小,可采用的措施有(答二类不同的物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在稀释过程中,随着c(CH3COOH)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A.c(H+) | B.H+个数 | C.CH3COOH个数 |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