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实际中应用广泛。
(1)甲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可作为能源用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已知 ① 2 CH4 (g) + 3O2 (g) = 2 CO (g) + 4 H2O(l) △H1 = -1214.6 KJ/mol
② 2 CO (g) + O2(g) = 2 CO2 (g) △H2 = -566 kJ/mol
则反应CH4(g) + 2 O2 (g) = CO2 (g) + 2 H2O (l) 的△H = 。
(2)若用石墨做电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则电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将不同量的CO (g) 和H2O (g) 分别通入到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 (g) + H2O (g) CO2 (g) + H2 (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 需时间/min |
||
H2O |
CO |
CO2 |
CO |
|||
1 |
650 |
2 |
4 |
1.6 |
2.4 |
5 |
2 |
900 |
1 |
2 |
0.4 |
1.6 |
3 |
3 |
900 |
2 |
4 |
0.8 |
3.2 |
2 |
① 实验1中以υ(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② 实验2中的平衡常数是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观察下列结构简式,回答下列问题:
Ⅰ、乙酸的结构简式为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
(2)c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Ⅱ、
(1)有机物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有机物为烯烃加成的产物,则原来烯烃的结构可能有_______种。
为测定某有机化合物A的结构,进行如下实验:
(一)分子式的确定:
(1)将有机物A置于氧气流中充分燃烧,实验测得:生成5.4 g H2O和8.8 g CO2,消耗氧气6.72 L(标准状况下),则该物质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是________。
(2)用质谱仪测定该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得到如图1所示质谱图,则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该物质的分子式是________。
(3)根据价键理论,预测A的可能结构并写出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结构式的确定:
(4)核磁共振氢谱能对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的氢原子给出不同的峰值(信号),根据峰值(信号)可以确定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甲基氯甲基醚(Cl—CH2—O—CH3)有两种氢原子如图2。经测定,有机物A的核磁共振氢谱示意图如图3,则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图1图2图3
已知有机化合物 A、B、C、D、E存在下图所示转化关系,且C能跟NaHCO3发生反应,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E为无支链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E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其中碳、氢两种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8.8%、9.8%,其余为氧,则E的分子式为。
(2)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生成某高分子化合物,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3)C的核磁共振氢谱中有个峰;D也可以由卤代烃F在NaOH溶液中加热来制取,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的结构简式是。
(5)B有多种同分异构体,请写出一种同时符合下列四个条件的结构简式:。
a.能够发生水解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够与FeCl3溶液显紫色 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为 ,可通过它用不同化学反应分别制得B、C和D 三种物质。
B、 C、 D、
(1)B中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A→C的反应类型是。
(2)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是。
(3)C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4)C的同分异构体中,有多种反式结构,写出其一种的结构简式。
(5)D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絮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
(1)反应①应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进行。因在温度较高时KOH与Cl2反应生成的是KClO3。写出在温度较高时KOH与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
(2)在溶液Ⅰ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填编号)。
A.与溶液Ⅰ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
D.使KClO3转化为KClO |
(3)从溶液Ⅱ中分离出K2FeO4后,还会有副产品KNO3、KCl,则反应③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4)如何判断K2FeO4晶体已经洗涤干净。
(5)高铁酸钾(K2FeO4)作为水处理剂的一个优点是能与水反应生成胶体吸附杂质,配平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FeO+____H2O — ____Fe(OH)3(胶体)+____O2↑+____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