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二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菊 花
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菊
秋 瑾
铁骨霜姿有傲衷,不逢彭泽志徒雄。
夭桃枉自多含妒,争奈黄花耐晚风!
(1)这两首咏菊诗,运用同一典故,表现出诗人对菊花的喜爱。请指出这一典故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角度鉴赏元稹《菊花》的三、四句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秋瑾,晚清著名的革命烈士,号鉴湖女侠。有人评论她的这首《菊》,刻画了一位“斗士”形象。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请回答,并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①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2。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朱彝尊,明末清初诗人,曾在明朝为官。②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酒馆的别称。
(1)上片“潮打城还”运用了____手法,上片营造了的氛围。
(2)请结合全词,分析“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阅读下列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捣练子·夜如年
贺 铸
斜月下,北风前,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1)“斜月下,北风前”两句在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
(2)这首词刻画了怎样的形象?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①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登岳阳楼②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注]①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时作此诗。
②大历三年(768)冬,诗人自公安(今属湖北)到达岳阳(今属湖南)后所写的。
(1)李诗中“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人们普遍认为“雁引愁心去”要比“雁别秋江去”更好。请你把两句作简要比较,说说前句好在哪里。
(2)请结合诗人的经历和诗歌的内容,谈谈两首诗歌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对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香菱说:“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你认为香菱对这两句诗的体味有没有道理,为什么?(3分)
答:
(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3分)
答:
阅读下面的《蜀道难》选段,按要求答题。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1)诗的开篇连用两个叹句,其用意是什么?
答:
(2)诗人借助艺术想象,运用夸张、衬托手法,极写山势高危,请选择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