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完成1—3题:
甲城位于乙城的
| A.东南方向 | B.西南方向 | C.东北方向 | D.西北方向 |
如果甲城游客在北京时间7时欣赏海上日出,由此该乙城
| A.海上日落 | B.正午时分 | C.明月当空 | D.日已偏西 |
甲城和乙城的气候类型相同,都是
| A.热带沙漠气候 | B.温带海洋性气候 |
| C.地中海气候 | D.亚热带季风气候 |
温室效应引起全球变暖已成事实。最近,澳大利亚科学家又提出,与这一效应相伴随的还有“地球变暗”效应。请回答下列各题.
图甲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十分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的读数可能是
| A.25℃ | B.12℃ | C.10℃ | D.8℃ |
图乙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乙中与“地球变暗”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降水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灾情发生后,对获取第一手资料、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 A.RS技术 | B.IT技术 | C.GIS技术 | D.GPS技术 |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
|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
|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
|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
舟曲县地处
| A.我国内流区域 | B.我国季风区 | C.我国干旱区 |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丰富区 |
图为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 | B.1.6% | C.4% | D.3% |
④国目前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高-低”模式 | B.“高-低-高”模式 |
| C.“低-低-低”模式 | D.无法判断 |
下列四国中,与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相似的是
| A.德国 | B.瑞典 | C.印度 | D.美国 |
图中①国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是
| A.人口老龄化问题 | B.人口基数过大问题 |
| C.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 D.失业人口增加问题 |
读图“塔里木盆地”,在盆地的四周是由冰雪融水补给的河流冲积而成的冲积扇,绿洲就在冲积扇的中下部。这些地区人口集中,农牧业较为发达,交通便捷。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塔里木盆地城镇主要分布在
| A.山间低地 | B.山谷地带 |
| C.盆地中部 | D.山前冲积扇 |
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呈
| A.网状分布 | B.“之”字形分布 |
| C.线状分布 | D.环状分布 |
影响塔里木盆地城镇和交通线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地形 | B.气候 | C.水源 | D.土壤 |
地球运行到远日点附近时,常活动于我国东南沿海的天气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