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遇难者达20多万人,中国科学家参与了尸体的辨认工作,主要是从尸体细胞与家属提供的死者生前生活用品中分别提取DNA,然后进行比较确认,请回答:
(1)下表所示为分别从尸体和死者生前的生活用品中提取的三条相同染色体上同一区段DNA单链的碱基序列,据此可判断,三组DNA中不是同一人的是_________。
|
A组 |
B组 |
C组 |
尸体中的DNA单链碱基序列 |
ACTGACGGTT |
GGCTTATCGA |
GCAATCGTGC |
家属提供的DNA单链碱基序列 |
TGACTGCCAA |
CCGAATAGCT |
CGGTAAGACG |
(2)此方法还可用于判断不同物种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科学家分别提取了甲、乙、丙三种生物的DNA分子做鉴定,结果如下图,
请问其中亲缘关系最近是______________,这种方法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该方法还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低洼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这些植株的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两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探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第一组:取90对亲本进行实验 |
第二组:取绿茎和紫茎的植株各1株 |
|||
杂交组合 |
F1表现型 |
交配组合 |
F1表现型 |
|
A:30对亲本 |
红花×红花 |
36红花∶1白花 |
D:绿茎×紫茎 |
绿茎∶紫茎=1∶1 |
B:30对亲本 |
红花×白花 |
5红花∶1白花 |
E:紫茎自交 |
全为紫茎 |
C:30对亲本 |
白花×白花 |
全为白花 |
F:绿茎自交 |
由于虫害,植株死亡 |
(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组。
(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
(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
(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的话,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
(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右图为大肠杆菌DNA分子结构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长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的①表示,②表示,①、②、③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③有种
(3)DNA 彻底氧化分解后,能产生含氮废物的是(用序号表示)。
(4)此图若为艾滋病病毒的核酸,③有种。
某厂商宣传其生产的“炸薯条”是富含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的营养食品,特别适合青少年和儿童食用,对青少年和儿童身体的生长发育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你的任务是判定这则广告的真假。你从网上查到了相关资料:①薯条在油炸之前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淀粉;在油炸之后,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脂肪。②高温会对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造成破坏。请回答下列问题:
(1)鉴定油炸之前的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常用的试剂是:;若在晾干的薯条上滴加这种试剂,薯条会呈色。
(2)鉴定“炸薯条”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时,使用的试剂是:试剂。
(3)鉴定“炸薯条”、薯条、豆类食品中是否富含蛋白质时,使用的试剂是:试剂。
(4)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生物知识,你判定该厂商的这则广告是(真实的/虚假的)。
(5分)观察分析下列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图解(以刺槐为例),回答有关问题:
叶肉细胞→叶→刺槐→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1)以上生命系统中属于“器官”层次的是。
(2)在生命系统各个层次中,能完整地表现出各种生命活动的最微小的层次是。
(3)一片刺槐林的生命系统,应属于层次。
(4)在刺槐和大肠杆菌体内,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和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分别是和。
某小组想探究酵母菌细胞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产生等量CO2时,哪种条件下消耗葡萄糖较少。他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无菌葡萄糖溶液与少许酵母菌混匀,取等量加入两个相同的锥形瓶中,去除瓶中剩余空气后按下图装置实验。当甲、乙装置中沉淀相等时,将甲、乙两锥形瓶溶液分别用滤菌膜过滤,得到滤液1和滤液2。请分析回答:
(1)该小组实验的自变量是 ,因变量是 。
(2)乙装置中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是 。
(3)利用提供的U型管(U型管底部有人工合成的无蛋白质的脂双层)、滤液1和滤液2等,继续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①取等量的滤液1和滤液2,分别倒入U型管的A、B两侧并标记;
②一段时间后观察并记录 的变化。
(4)如果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则观察的结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