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具黑。”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自然界客观规律 | B.后天教育无能为力 |
| C.环境对人成长的关系 | D.人的成长是先天决定的 |
“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对这些人文资源)完全入迷了。”但到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人则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中国的人文和自然资源丰富 | B.西方工业经济的发展 |
| C.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 |
十九世纪初,拿破仑领导法国打败普鲁士,有许多日耳曼人称赞他是“半个神、世界的灵魂”,也替法国祝福。但同时也有日耳曼学生组织“少年同志会”,提倡智育、体育,为祖国服务。这两种情形,彼此的关系是
| A.冲突,是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对立 | B.冲突,是个人自由与国家自由对立 |
| C.不冲突,都具有自由思想,倾向改革 | D.不冲突,都具有保守思想,维持传统 |
1956年的八届二中全会认为:1957年度的计划应当在继续前进的前提下,对基本建设做适当的压缩,合理调整和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这表明
| A.其基本思想是反冒进 | B.犯了右倾保守错误 |
| C.修改了八字方针 | D.我国经济建设出现波折 |
据有关资料统计,1946年的铁路运送达12358.5万人次,比之前的最高年份高出7300多万人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 | B.国民政府政治中心迁回南京 |
| C.抗战胜利后,各地交流频繁 | D.抗战胜利后民众向收复区回流 |
《青年》(《新青年》前身)杂志的封面上印着“La Jeunesse”,就是法语“青年”
的意思。人们经常用它的副题“La Jeunesse”来称呼它。此副题的选择不是偶然的,因为
| A.陈独秀曾留学法国,喜欢法语 |
| B.这本杂志是和法国人合编的 |
| C.上海是法租界,在杂志出版时必须附上法语 |
| D.当时中国的思想界深受法国思想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