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上,展望了我国未来五年的民生工程,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外需市场受到严重影响,沿海部分地区的经济受到了严重冲击。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加注重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而要发挥消费的作用,就必须更加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因为没有民生的进一步完善,国内消费需求很难持续扩大。扩大内需是我国当前应对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方针。
但据调查,一方面,“手上有钱,心中无底”是当前大多数手有余钱的中国老百姓的普遍心态,教育、医疗和房屋修建等方面的高昂费用和预期支出,让许多老百姓平时总想着如何攒钱而不敢花钱。另一方面,城镇低收入阶层和广大农民消费能力不足,占全国人口三分之二以上的农村,只消费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商品,农村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对此, 有识之士指出,政府应该综合采取多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同时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我国目前经济形势,说明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大胆地花钱,也学会更聪明地花钱?(10分)
据某知名机构调查,94.1%的中国人都曾出现过“提笔忘字”现象,其中26.8%的人经常出现,“汉字危机”引发了国人的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专家认为,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容易沉浸在方便快捷的新技术所带来的惊讶和欣喜中,往往忽视对带有浓重文化色彩的“旧事物”进行保护和传承,国人的汉字书写能力正在悄悄退化;人们从狭隘的实用主义立场去看待汉字,将汉字仅视为一种书写工具,在生活中往往忽视汉字的文化魅力与文化内涵,造成汉字书写的遗忘;还有就是现在的社会文化批评出现了严重问题,中国过去素有“一字师”的传统,如果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然而可怕的是,现在这种对汉字的敬畏之心已荡然无存。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汉字危机”的出现。
材料二由中央电视台和国家语委联合主办的大型电视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播出以来,引发了关注热潮。就此,某校学生以“汉字听写大会能否拯救汉字文化危机”为辩题展开辩论。
正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①“经由专家的解析,人们对汉字、词语所承载的文化积淀形成了新的理解和认识。”②“竞赛中的选词、命题、解释、评判,激发了参赛选手、文化名人与电视观众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③“在观看听写大会的过程中实现了全民的自我教育,不少人已将手机输入法改成了手写。”
反方观点:汉字听写大会不能拯救汉字文化危机。
其理由为: ①“把娱乐与文化混杂,往往只博得哄然一笑,而缺乏文化认识、文化诉求和对自己文化的热爱。” ②“参赛选手只局限于读写记忆,却无心品读其中的文化信息和传统经典,此活动难以承担文化重任。”③“比赛中不少字词偏僻生冷,且反映科学技术和现代文明的字词较少,缺乏时代感,影响狭隘。”
(1)结合材料一,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说明“汉字危机”出现的理由。
(2)阅读材料二,说明你赞同哪种观点?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原因。
(3)从思想方法上为拯救汉字文化危机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材料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学联盟。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回答,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材料二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必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2)请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说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地利益问题”的依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当前的文化发展、文艺发展存在较多问题,亟待解决,诸如文化的创新力不足,商业功利主义气息太浓,把文化、文艺只当作赚钱的产品来做,真正体现文化、文艺的正能量和接地气的作品太少……“接地气”成为国际文化竞争态势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词。
《爸爸去哪儿》是湖南卫视2013年推出的一档“现象级”节目,节目一经播出便受到观众热捧。该档节目既有亲子关系、儿童成长,父亲责任等天下普适性关注点,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同时还创新地采用了国外的“真人秀”形式,通过星爸萌娃常人化的表现,让父母和孩子都可以完全沉下心来,在慢节奏的节目中细细品味浓浓亲情。真诚、独特、接地气、适合全家观看也是该节目成功的重要原因。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爸爸去哪儿》的成功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有何启示。
(2)结合材料,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分析《爸爸去哪儿》成功的原因。
(3)结合材料,从社会历史的主体角度论述如何才能“接地气”。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30多年来,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改革是广东的根、广东的魂。经历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广东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的考验和挑战。结构性体制性深层次矛盾日益凸显,繁琐的行政审批程序已经成为制约广东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为适应新形势,作为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广东省承担着行政审批改革先行先试的重任,应该率先积极稳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转变。
材料二 实现民族复兴梦,建设美丽广东,必须留住美丽村庄。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我国农耕文明留下的重要遗产。然而,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我省一些传统村落人文特色日渐消退,甚至正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如何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成了人们的期盼。
(1)结合材料一,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 分析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让传统村落诗意地栖居在美丽的中国大地”的理由。
(30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注:基尼系数是国际上用来综合分析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一般标准,0.4以上的基尼系数表示收入差距较大。
材料二 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的制度保障。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国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财税体制改革,注重完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机制,增加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及政策设计;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等。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是如何通过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居民收入的?
(3)联系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社会发展规律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进行财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