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国王可以任免宰相和其他官吏,创制法律,甚至召开和解散议会。这反映了该宪法的最大特点是( )
| A.专制主义色彩 | B.军国主义色彩 | C.民族主义色彩 | D.民主主义色彩 |
对图1解读正确的是
图1中国、西方古代科技成果比较
|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
|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
|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
|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 |
顾炎武决心做到:“凡文之不关乎六经之旨、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见他
| A.强调实地调查 | B.反对君主专制 | C.维护儒家正统 | D.主张经世致用 |
此等论调,由今日观之,固甚普通甚肤浅,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真极大胆之
创论也,故顾炎武见之而叹,谓“三代之治可复”。尔后此梁启超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
之说,则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骤变,极有力焉。上述材料
表明
| A.朱熹主张恢复三代制度 |
| B.李贽与梁启超谭嗣同主张民权共和 |
| C.王阳明思想主观激进 |
| D.黄宗羲为晚清思想巨变奠定基础 |
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
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
|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学期间推崇某一哲学家的学说,取名“知
行”。43岁时,他在《生活教育》上发表《行知行》一文,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
成”,并改名为陶行知。据此判断,陶行知推崇的哲学家是
| A.程颐 | B.王阳明 | C.陆九渊 | D.朱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