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如何来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及过滤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氮族元素属于第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其氢化物通式为,随核电荷数的递增,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
除去下表各溶液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填写下表
各物质的溶液(杂质) |
除去杂质所需试剂 |
离子方程式 |
KCl(KHCO3) |
||
Na2CO3(NaHCO3) |
||
NaHCO3(Na2CO3) |
根据下面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回答:
(1)写出B、F物质的化学式B F 。
(2)如果Na2O2与足量的C物质反应,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数为个。
(3)反应①②③④中是吸热反应的是(填序号,下同),反应①②③④⑤⑥中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4)写出反应④⑤的化学方程式:
④;
⑤;
(5)写出反应⑥在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D是足量的)
⑥
(6)请设计一个课堂小实验,证明反应④是放热反应。
下列4组物质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它3种不同
A.CaO、Na2O、CO2、CuO B.H2、C、P、Cu
C.Na2CO3、FeSO4、Cu(NO3)2、ZnCl2 D.HCl、H2O、H2SO4、HNO3
以上四组物质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物质依次是(填化学式)
A;B;C;D。
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氯化铜
硫酸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