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一般测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实验应重复2—3次。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钠固体中混有的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Ⅰ.甲同学的方案如上图所示:
(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过程中所进行的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       次;如何来检验A装置的气密性?              
                                                               。
(2)甲同学重复进行了三次实验,得到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偏差,你认为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低的原因是         (填序号)。
A.装置内原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也被碱石灰吸收;
B.装置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被碱石灰吸收;
C.反应完成后,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没有全部被碱石灰吸收;
D.加入稀硫酸的量不足反应不充分
(3)为了让甲的实验测量结果更准确,在其他实验步骤都正确下,你认为图中的实验装置应该如何改进实验装置:                                                       
Ⅱ.乙同学的方案是:从下图所提供的装置中选择实验装置,代替甲同学实验的B、C,通过测定放出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不考虑二氧化碳溶于水)来计算。

选择最简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Ⅲ.丙同学的方案是:称取样品m g,并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固体n g。
(1)配制100 mL 0.10 mol·L-1 BaCl2溶液及过滤实验中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量筒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3)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能否使用氯化钙溶液代替氯化钡溶液?为什么?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将5.3g某碱式碳酸盐固体(不含结晶水)M溶解于100g 9.8%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得到 224 mLCO2(标准状况)和含有MgSO4、Al2(SO4)3的溶液。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溶质NaOH的质量关系如右图所示。

(1)由图可知,固体M与稀硫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除含有溶质MgSO4和Al2 (SO4)3外,还含有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是 mol。
(2)M的化学式为

“碘钟”实验中,3I+S2O32===I3+2SO42的反应速率可以用I3与加入的淀粉溶液显蓝色的时间t来度量,t越小,反应速率越大。某探究性学习小组在20℃进行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





c(I)/mol/L
0.040
0.080
0.080
0.160
0.120
c(S2O)/mol/L
0.040
0.040
0.080
0.020
0.040
t/s
88.0
44.0
22.0
44.0
t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①、②、⑤三个实验的数据,推测显色时间t1=________。
(3)温度对该反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符合一般规律,若在40℃下进行编号③对应浓度的实验,显色时间t2的范围为__________(填字母)。
A.<22.0 s B.22.0~44.0 s C.>44.0 s D.数据不足,无法判断
(4)通过分析比较上表数据,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其熔点为-59oC,沸点为11.0oC,易溶于水。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Cl2)相比(ClO2)不但具有更显著的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ClO2的制备方法中,比较实用的有数十种,实验室常用氯酸钠(NaClO3)、亚硫酸钠(Na2SO3)和硫酸共热制备二氧化氯,此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工业上用稍潮湿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oC时反应制得。某学生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工业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为ClO2的发生装置,B为ClO2的凝集装置,C为尾气吸收装置。请问:

A部分还应添加温度控制装置,请你说出一种温度控制方法
B部分还应补充什么装置___ _____________;
此实验装置还有何不足?
(3)我国最近成功研制出制取ClO2的新方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电解法制取Fe(OH)2的实验装置(如右图)。玻璃管内的电解液为NaCl溶液, 通电后,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不变色。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2)若电解改用NaOH溶液作电解液,发现电解一开始即出现灰绿色沉淀,该沉淀产生在 极附近(选填“A”或“B”)。试分析为什么用NaCl溶液作电解液时白色沉淀能保持较长时间的原因:

CO和NO都是常见的不成盐氧化物。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土用一氧化碳制取氢气的反应为:CO(g) + H2O(g) CO2(g) + H2(g),
已知42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如果反应开始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都是0.60mol,5min末达到平衡,则此时CO的转化率为
恒温恒容条件下,以下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序号)。
a.V消耗(CO) = V生成(H2O)
b. c(CO2)=c(CO)
c.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再改变
d.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2)①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0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②通过NOx传感器可监测NO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