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曾对法国产生浓厚兴趣,打算派外交使团会见路易十六。这一计划最终付诸东流,原因可能是
A.法国爆发了大革命 | B.清廷忙于抗击沙俄入侵 |
C.中国正在和英使签订两国通商协议 | D.普法战争爆发 |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下列有关该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②传统小农经济形成并开始成长
③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已被打破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
C.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
D.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
美国与日本、欧共体之间的外贸关系由1950-1960年的顺差转变为1970-1973年的逆差,如表所示,这种现象表明( )
年代 |
1950年 |
1960年 |
1970年 |
1973年 |
与日本 |
+2.4 |
+2.0 |
-15.9 |
-19.4 |
与欧共体 |
+2.0 |
+10.7 |
-5.8 |
-17.8 |
①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美国
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都迅速发展
③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更加迅速
④多极格局已经形成
A.①②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对于世界人民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迟到的祝福,而对于当时法西斯侵略的形势来说,它的来到又可谓是姗姗来迟。下列有关这一同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法西斯的侵略已严重威胁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整体利益 |
B.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对其形成起了催化剂作用 |
C.其形成的标志是《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
D.它的形成加速了二战胜利的进程,从而成为二战的转折点 |
“戴维营协议”是阿、以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成为“以土地换和平”的成功范例。下列各项中,属于“戴维营协议”重要文件的是()
A.巴以临时和平协议 |
B.埃叙共同防御协定 |
C.《关于签订一项埃及与以色列之间和平条约的纲要》 |
D.《关于在被占领土上巴勒斯坦临时自治政府安排的原则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