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家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 )
A.内心世界 | B.自然规律 | C.社会规律 | D.天的意志 |
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改变单一的管理形式 | B.有利于解放社会生产力 |
C.克服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 D.从根本上改变所有制形式 |
从1953年底开始,我国对粮食、食油、棉花等农副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这一政策的作用是
A.保障城镇农副产品供应 | B.大幅度提高农副产品产量 |
C.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 | D.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
1952年和1957年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
产量 年份 |
粮食(百万吨) |
棉花(百万吨) |
煤(亿吨) |
钢(百万吨) |
1952 |
163.42 |
1.30 |
0.66 |
1.35 |
1957 |
195.05 |
1.64 |
1.31 |
5.31 |
A. 一五计划实施使重工业迅速发展 B. 大跃进运动片面发展重工业
C. 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业迅速发展 D. 三年自然灾害影响农业发展
“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 |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 |
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观点.认为:“时代愈后,传说中的古史期愈长”;“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例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圣贤是禹,到了孔子时代出现了尧舜,及至战国时代又出现了黄帝、神农,到了秦代又出现了“三皇”,到了汉代以后则出现了“盘古”。按照顾颉刚的说法,下列哪一朝代中关羽的形象最光辉
A.汉朝 | B.唐朝 | C.宋朝 | D.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