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中部某地区城乡参加新型社会养老保险人数统计表
年份 (年) |
城市参加基本养老 保险人数(万人) |
占城市职工 比例(%) |
农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 |
占农村人口 比例(%) |
1999 |
57.88 |
57.4 |
27.83 |
6.8 |
2009 |
88.23 |
86.3 |
46.15 |
10.8 |
注:在过去的十多年,该地区年内生产总 值年均增长9.5%;财政支出中,社保支出的比例年均增长2%。
材料二 2009年我国在320个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中央财政安排了30亿元,对东、中、西部试点省份,给予不同比例的补助。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推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迈出了历史性步伐,将使亿万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享有社会保障。
材料三 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继续抓好新型农村社 会养老保险试点,有条件的地方可加快试点步伐。积极引导试点地区适龄农村居民参保,确保符合规定条件的老年居民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
(1)材料一表明了什么经济现象?(2分)结合材料,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分析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农村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谈谈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12分)
(3)结合材料三,用政治常识分析党中央为什么高度重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2分)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带来了可喜的变化,满足了人们日趋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文化市场的自发性和传媒的商业性。也引发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谈及文艺与市场的关系时指出,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
材料二: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强调,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把人民的冷暖、人民的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
(1)据材料一,运用“走进文化生活”的知识。从文化企业及公民个人角度,说明如何应对文化市场的自发性与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带来的不良影响。
(2)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谈谈对“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的理解。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年来,浙江省政府把创作文化精品作为繁荣文化工作的重点,鼓励企业开发文化精品。《海之门》以台州地区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为背景,真实反映中国改革开放历程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力,讴歌了中国共产党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不断深化、更新,执政水平不断提高的辉煌业绩。这是一部地域性、时代性很强的文化作品,但它们的思想性远远超过地域与时代的局限,弘扬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受到全国观众的一致好评。
材料二:浙江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指出,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取得实质进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创新和民族精神的有关知识,分析《海之门》受到全国观众一致好评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相关知识,分析浙江省应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文化含量最重的,能完整体现华夏民族特有的“血亲团圆、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宿愿的节日。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现代都市的忙碌与浮躁中,中秋节早已经不是单纯的“品饼赏月”的节日。在商业化的社会里,一块月饼已无法单独承载现实的中秋文化,年轻一代对于中秋假期的热衷程度要远大于节日本身。传统节日成为商品的推销日,豪华礼盒过度包装奢侈浪费,节日的娱乐功能被视为唯一功能,忽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积极的道德价值。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的多样性”和“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相关知识解析中秋节的文化内涵。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职能”的相关知识,谈谈应该如何过好中秋节。
中华五千年文化,熠熠生辉,如何正确认识、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是当下全体社会成员的一个重要命题。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道德经》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思想深邃,言简意赅,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无穷魅力。它不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一块绚丽夺目的瑰宝,而且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时至21世纪,古老的《道德经》所蕴涵的理念与主张,仍然熠熠生辉,今天,我们要弃其糟粕,更要结合时代内涵,扬其精华,让远古的思想,再一次发出它耀眼的光芒。我们要发挥其作用,同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当然《道德经》里面也有一些消极的道理和理论,如不提倡竞争和主动学习等。
材料二:从孔子时代的子贡,明清之际的晋商、徽商到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及“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东亚经济的崛起,都可以看到儒家的“经世致用”哲学在经济领域的运用。儒商文化提倡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经济发展,在约束儒商自身诚信经营、重义轻利的同时,也提高了儒商的信誉,降低了社会交易的成本和风险,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
(1)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有人认为:“复苏儒商文化是推动我国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剂良药。”结合材料,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该观点。
2014年7月,习近平在韩国首尔大学发表题为《共创中韩合作美好未来,共襄亚洲振兴繁荣伟业》的重要演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习近平提出,倡导合作发展理念,在国际关系中践行正确义利观。“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中华民族历来主张“君子义以为质”,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朴槿惠总统访华期间,在中韩商务合作论坛演讲时用汉语说“先做朋友,再做生意”,深刻诠释了以义为先、先义后利的重要思想观念。
材料二:习近平强调,两国要加强人文交流。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唯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如果说政治、经济、安全合作是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刚力,那么人文交流则是民众加强感情、沟通心灵的柔力,只有使两种力量交汇融通,才能更好推动各国已诚相待、相即相容。
(1)结合材料一,从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角度,谈谈你对中韩两国义利观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简述两国加强人文交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