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当图(一)中细胞有d过程发生而没有e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此时测得的CO2的变化值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适当提高CO2浓度时,D点将___________(填“上移”、“下移”或“不动”);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_______(“左移”或“右移”) 。
(4)若用14C标记CO2,则光合作用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1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6小时光合作用利用CO2___ _ml。该植物在4 klx光照条件下2小时释放氧气 __ ml。
回答下列关于人体代谢的问题在人体内,通过循环系统的运输,不同的组织器官之间可以传递能源物质、中间产物和代谢废物等。如下图为肝脏和肌肉细胞之间通过血液循环的部分物质联系,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甲、乙表示两种器官的细胞。
1.图中代表肝脏细胞的是。胰岛素对过程①、②的作用效应分别是。
2.物质A是,其生理作用是。
3.过程③称为;过程④的另外一个产物G是,它变成尿素后随血液运输到处形成尿液并排出体外。
4.人体在剧烈运动状态下,会产生大量乳酸。甲器官能对乙器官释放的乳酸进行重新利用,其生理意义是、。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2.实验中表示环境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3.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4.果蝇由原品系向甲、乙两类品系变化的现象,进化学上称为。
5.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综合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世代 |
甲箱 |
乙箱 |
||||||
果蝇数 |
A |
T1 |
E |
果蝇数 |
A |
T2 |
E |
|
第一代 |
20 |
100% |
0 |
64% |
20 |
100% |
0 |
65% |
第四代 |
350 |
89% |
15% |
64.8% |
285 |
97% |
8% |
65.5% |
第七代 |
500 |
67% |
52% |
65.2% |
420 |
96% |
66% |
65.8% |
第十代 |
560 |
61% |
89% |
65% |
430 |
95% |
93% |
65% |
6.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T1、T2、t基因为基因。
7.两箱中,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
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12分)左图表示M植物细胞中部分结构发生反应的示意图,右图表示M、N两种植物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曲线。请分析回答:
1.分别写出图中物质E、K的名称、。I生成J的过程名称是;④循环过程的场所是。 过程①、②、③中,F产量最大的过程是。
2.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图中生长受到较明显影响的是植物 。当明显降低植物水培营养液中镁含量时,则图中点v的移动方向是(左/右/不变)。
3.图中x1~x4分别表示相关过程中物质B的量,y1~y4表示相关过程中物质L的量。若图中M植物在光强z时,x4=y4,则下列有关等式在数值上成立的是(多选)。
A.x4=y1-y2 | B.x2=x1-y4 | C.y2=y3-x1 | D.x1=x2+x4 |
4.将植物M、N置于Z光照条件下1小时,植物M、N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
甲、乙两组密封玻璃瓶中,加入大小、苗龄、长势相同的植物N叶片,并分别放置等量的自来水和0.125%NaHCO3溶液,用传感器测量瓶中氧浓度,记录数据见下表:
序号 |
组别 |
氧初始数据/mg·L-1 |
氧终结数据/mg·L-1 |
差值/mg·L-1 |
1 |
甲 |
2.74 |
2.56 |
-0.18 |
2 |
乙 |
2.36 |
3.23 |
0.87 |
光照度26klux;水温18℃;光照时间0.5h |
5.造成甲乙两组氧浓度变化的原因是。
回答有关动物体内稳态调节的问题(9分)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图是人体稳态的部分神经-体液调节示意图,右图为哺乳动物肝细胞内糖代谢的部分过程。
1.当人突然处于非常寒冷环境中,人的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恒定。图中的②、⑤调节途径中,调节速率更快的是,理由是;在此过程中,与甲状腺素具有协同效应的激素是。
2.为抵御寒冷,某学生摄入许多高糖热饮,此时右图中肝细胞膜上的受体与特异性结合,促进图中代谢的进行。在有氧条件下,X物质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H] 的过程,具体进行的部位是(填字母编号)。
3.该学生想通过运动抵御严寒,于是和同学们一起打了一场篮球。由于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血浆渗透压,激素分泌量增加,导致肾小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加。
4.主要在肝脏中合成的有。(多选)
A.胆汁 | B.极低密度脂蛋白 | C.低密度脂蛋白 | D.高密度脂蛋白 |
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免疫问题(7分)下图为某同学感染细菌后的免疫机制模式,图中大写字母表示细胞,小写字母表示物质,数字表示过程。据图回答。
1.写出下列细胞或物质的名称:BF b
2.伤口处A细胞数量突增,这一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3.细菌感染引起机体发烧,适度体温升高可以通过 来提高免疫反应速率。
4.图中③、④过程表示的是该同学体内发生的免疫过程。
5.若该学生感染的不是细菌,而是病毒,则b物质将发挥效应,b物质是主要针对起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