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同学在6月22日中午前后进行地理课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利用一根标杆,每隔1小时测量一次杆影长度,将测量结果绘制成如下列所示的示意图。据此判断该地位于
A.(23°26′N,105°E) |
B.(23°26′N,135°E) |
C.(23°26′S,105°E) |
D.(23°26′S,135°E) |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变,人地关系的认识水平也在变化,下列关于不同时期人地关系思想的叙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改造自然 | B.工业文明时期——崇拜自然 |
C.农业文明时期——征服自然 | D.现代文明时期——谋求人地协调 |
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核心思想是
A.认为人地关系中,人是主动的,环境仅是人类任意开发的对象 |
B.强调“天人合一” |
C.认为环境决定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类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 |
D.强调“人定胜天” |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钢都”匹兹堡走向衰落,其原因是
①生产结构复杂②世界性钢铁过剩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技术落后,企业老化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青藏高寒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 |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 |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灌溉水源 |
由于区域所处位置的不同,以及自然环境的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下图回答6~8题: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 B.地形 |
C.大气环流 | D.人类活动 |
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都是岛国 |
B.面积相差不大 |
C.气候都比较湿润 |
D.都多火山地震 |
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国工业化早,乙国工业化起步晚 |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
C.甲国传统工业属于“资源型”布局,乙国传统工业属于“临海型”布局 |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目前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