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研究:(共16分)
近年来,远程教育网迅速发展,远程教育联盟旨在以现代远程教育为突破口,以学校为龙头,构建以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为核心,学校教育与现代远程教育相结合的新时代合作发展体,依据“共建、共享、互动”的原则,构建了集卫星、互联网(窄带、宽带)、面授三方于一体的“天地人”三网合一的远程教育体系,让优秀的资源直接与各地学校对接,为全国广大中小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了快捷、准确的信息渠道,实现了“零距离教学”
据此回答:
(1)上述教育方式有何特点?教育对文化传承具有什么作用?(8分)
(2)建立“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什么?在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怎么做?(8分)
分析说明(12分。要求紧扣题意,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观点正确,层次清楚,表述简练。)
2014年9月17日,习近平主席抵达莫迪家乡古吉拉特邦,向莫迪总理发出邀请“下次访问中国时到西安去看看”。今年5月14日,印度总理莫迪如约抵达西安,中印两国高层互访故乡,共同促成了一次完美的“家乡外交”。
中印是亚洲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瞩目的两大新兴经济体。经贸和投资合作是莫迪此访的重要主题,访华期间,双方计划签署价值100亿美元的投资协议。
莫迪说:“让中国更大程度地参与印度经济建设,尤其是在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习近平说:“从战略高度处理中印关系,携手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1)上述材料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运用我国外交政策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中印关系。
辨析题(12分。辨别正误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说明。)
桂林生活网定位于为桂林百姓生活服务。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桂林生活网已发展成为桂林的门户网站和城市名片,成为桂林市民之间以及政府和市民之间交流的有效平台,桂林市民通过“桂林人论坛”、“桂林新闻爆料”等网上论坛为政府了解民意提供了最方便的信息渠道。日常生活中“不好说”、“不便说”或者“说了没有用”的民众意见,通过网络论坛可以让政府了解、理解并积极倾听群众的呼声,解决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对于网络论坛,有一部分同学认为,应充分利用网络表达意愿,建言献策;另一部分同学则认为,网络是虚拟的,在网上发表何种观点都无所谓。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谈谈你对这两种观点的认识。
国企改革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当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企业制度不完善,产权关系界定不明,政企、政资还没有真正分开;治理结构不健全,管理体制落后,薪酬和职务消费过高;“三项制度”改革不到位;国有企业市场化程度还不够,群众意见强烈。
注:“三项制度”改革是指正在推进中的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干部人事和工资分配的制度改革。
运用相关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在国企改革的过程中,应当如何解决上述问题?
中国正以博大宽广的胸怀、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带一路”分别指的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沿线总人口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一带一路”战略所构建的新格局,富有张力和包容性,呈现八面来风的开放态势,有意愿的国家和经济体都可以参与共建,牵手联袂走互惠互利的合作共赢之路。对国内企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走出去”的最佳路径。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国企业如何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
材料二:“一带一路”,文化先行。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要积极发挥文化的桥梁作用和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沿线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全方位交流与合作。“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几十个国家,这些国家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形态不同、风格各异的文明形态,是人类文明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充分发掘沿线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积极发挥文化交流与合作的作用,使沿线各国都可以吸收、融汇外来文化的合理内容,促进不同文明的共同发展。
(2)用文化生活知识为“一带一路,文化先行”提2条建议,并分别说明其依据。
答案示例:
建议:联合开展沿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依据: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明财富。
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将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举行阅兵式等纪念活动,目的是要让人们更好地牢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国向51个国家发出邀请,截至8月25日除日本、菲律宾外49个国家接受邀请,表示将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官员出席我国阅兵式。
(1)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49国接受邀请参加我国阅兵式的原因。
材料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于8月14日发表了“战后70周年谈话”,谈话中安倍在历史问题上态度暖昧,回避直接道歉,缺乏诚意,招致许多亚洲国家的严辞批评。我国敦促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尊重事实。“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强调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以史为鉴,避免历史悲剧重演,是为了面向未来,让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共同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2)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对“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进行哲学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