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材料一: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是山东省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博物馆,以“保护、传承、研究”为主题,按照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分类方式,结合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共划分人生礼俗、民间习俗、传统医药、传统美术、手工技艺、综合演艺六个展厅,每个展厅达180平方米。该博物馆以收集实物为主,采用形象化、立体化的展示形式,收藏和展示了丰富的人类文化遗产。
材料二:目前,一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消亡,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实物和资料毁弃或流失、传承后继乏人、过度开发破坏等问题,对其加强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材料三:在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下,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内容和形式的陈旧,发展环境艰难。在一次《文化生活》综合探究课上,某班同学对如何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
甲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必须全面继承。
乙方: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落后于时代,应丢掉这些历史包袱。
(1)结合材料二回答重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何重要意义?(6分)
(2)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材料三观点进行评析。(12分)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在全国执政以后把这种制度运用于政权建设,在国家机构中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什么是民主集中制?
(2)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我国国家机构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材料三:
云南2010年遭遇百年一遇的全省性特大旱灾,预计全省小春粮食将因灾减产50%以上,甘蔗减产20%以上。灾区人们在积极组织自救,打井寻找水源,用新的科学栽种方式育苗,以便气候条件具备时随时移栽等。
(6)运用认识论知识,谈谈如何看待农业生产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0分)
(7)百年大旱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影响,也有民生问题;抗旱救灾,不仅仅是国家政府所为,企业和每个公民都应当有所作为。请分析上述观点体现的经济道理。(10分)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分配比例示意图(%)
时间 项目 |
1997年 |
2007年 |
财政收入 |
10.95 |
20.5 |
企业赢余 |
21.23 |
31.29 |
劳动者报酬 |
53.4 |
39.74 |
(1)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信息?给我们什么启示?
(2)专家指出,解决分配的不合理现象,必须在总量增长的基础上调整分配结构。其哲学依据是什么?
(3)运用政治学知识分析,在分配问题上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
政治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02年11月4日,中国和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简称《协议》)。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启动。它是继欧盟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自由贸易区,也是发展中国家之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根据《协议》,2010年1月1日起,中国对东盟的平均关税由9.8%下降到0.1%
(1)《协议》中,我国给予越南、老挝、柬埔寨这3个非WTO成员国与东盟其它7个WTO会员国一样的最惠国待遇。这依据的是世界贸易组织的哪条原则?
(2)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同东南亚国家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
B.[选修4一科学思维常识]
法国作家拉·封丹有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谁先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鼓足劲,来一个寒风凛冽,结果行人为抵御北风,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气温不断升高,行人暖意盎然,解开纽扣,脱掉大衣。人们将这则寓言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通过对员工的爱和尊重,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争才智。后来把这则寓言称为南风法则或温暖法则
(1)南风法则体现的是哪种创新思维方式?
(2)我们应该如何善用这种创新思维方式?
某校高二(8)班同学以“感受危机与发展”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就调查、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探讨,请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近三年福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变化趋势
(1)请概述近三年我省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并运用价格的有关知识,说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保持物价稳定的必要性。
材料二近年来,我省重视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努力打造闽南文化、客家文化、妈祖文化等品牌,推动闽台双向旅游对接,增进两岸交流,有效地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2007、2008年我省文化产业在全省GDP所占比重分别是2.6%、3.26%;2009年,我省人均GDP超过3万元,而居民消费支出中文化消费的比重不足3%,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2)有同学认为:“既然我省文化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偏低,我们就应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请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角度谈谈你对此观点的看法。
材料三我省A地政府以国家《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为指导,结合本地实际,将文化产业振兴与群众文化福利统一起来,特别是把握群众文化福利这一关键,准备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文化投入规划
(3)作为公民,你认为应如何有序地为文化投人规划的制定献计献策?
(4)运用矛盾观点,分析A地制定文化投入规划的思路的正确性?